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山:“精准滴灌”增强“造血功能”

广西日报 2016-07-18 21:44 大字

本报记者 韦义华 本报通讯员 黄建霖 黎熙舟

正值西瓜丰收的季节,灵山县太平镇那马村处处都是又甜又大的新疆西瓜。看着硕大的西瓜,村民黄开近高兴地说:“我们加入了特色农业合作社,大伙儿种植西瓜赚得了第一桶金。”

除了种植西瓜,该村还通过产业扶贫,规划旅游项目3个,投资200万打造300多亩油菜花基地、欢乐农庄和草莓基地,争取年底如期脱贫摘帽。

今年以来,灵山县在脱贫攻坚战上精准发力,通过“精准滴灌”提升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并充分借助挂点单位、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牵线搭台,让扶贫产业“唱戏”,形成脱贫致富新格局。

在淡淡的稻花香里,一条条禾花鲤在欢快地游弋。这是近日记者在灵山县丰塘镇沙塘村看到的景象。在稻田里养鱼,是村里扶贫联系单位——钦州市农业局农技师带来的技术。

“在稻田里养殖泥鳅、禾花鲤,是稻田生态养殖新模式,可实现一田多用、一季多收的良好效果。”钦州市农业局局长方建安说,在钦州市农业部门的引导下,沙塘村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整合连片土地100亩,大力发展珍珠番石榴、大青枣、黄瓜育种、稻田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

“有了合作社,村民们纷纷入股,有资金的用资金入股,没有资金的,则以土地入股,结对帮扶单位投入的扶贫资金则折合为贫困户的股份,这样,大家都有分红。”沙塘村党支部书记吴才纲说。

事实上,在沙塘村,村民们通过整合土地,对农业产业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病虫害,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使产业扶贫工作真正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在距离沙塘村不远的灵山县新圩镇蒙塘村,轰鸣的机器正在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学校扩建、文体中心、科普中心等16项教育项目正在“精准实施”当中。这是蒙塘村“扶智”的长远之举。扶贫先扶智,拔穷根还要拔在点子上。在联系单位的引导下,蒙塘村规划建设了“3区10园”的生态农业产业园,规模化种植桃李、番石榴、青枣等果蔬,使贫困群众渐渐走上致富路。

“梅花鹿是北方养的动物,在南方也能养吗?”不少人对在灵山养殖梅花鹿打起了退堂鼓。面对贫困户的担忧,灵山县鹿生源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给乡亲们算了一笔账:每户养殖梅花鹿13头,在合作期内养殖过程中出现损失的,公司全部承担,农户不承担养殖风险;公司提供场地及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养殖,农户每月只需提供足够的草料就可以获得每头每月100元的收益,每户每年收益1.56万元;如果农户到公司学习养殖,公司会按照养殖员每月1800元的工资进行支付,加上养鹿收入,每年合计净收3.72万元。

这一笔“明白账”,不仅让贫困户打消了顾虑,还让他们看到了盼头。目前,鹿生源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吸纳了4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年内计划扶持贫困户300多户。“北鹿南养”搞活了特色产业这盘棋,也让贫困户鼓起了钱袋子 。

“我们已筹集了600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450万元保证担保金,为85户贫困户贷款850万元,用于养殖梅花鹿。”灵山县扶贫办主任苏崇耀说。

强大的资金保障是精准脱贫的后盾。为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灵山县已从2016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了1022.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另外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88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项目,项目覆盖区域为该县297个行政村的5896户扶贫对象。6月中旬,自治区下达了该县的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728万元。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结合实际统筹安排。

新闻推荐

钦州县域工业增势稳健 前7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三成

本报钦州讯(记者/张冠年)走进灵山县德林玩具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偌大的厂房里,车工、手工、包装……每条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在埋头干活,忙于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康顺爱告诉记者:“今年订单多了,厂...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