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甲老人悉心照顾瘫痪母亲16年

北部湾晨报 2016-03-08 02:37 大字

晨报记者 李鹏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灵山县石塘镇廖村村委68岁儿子,照顾95岁卧床母亲16年,成为当地一段佳话,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树立了好榜样,石塘镇党委政府和廖村村委给这位孝顺的儿子颁发了“孝心奖”。

游子归家照看病母“韦国秀老人今年95岁啦,能享福到现在,是他儿子黄成益照顾得好呀。”灵山县石塘镇廖村村委主任李珅广,对村民黄成益照顾患病卧床母亲16年赞不绝口。

16年前,韦国秀老人在家里不慎摔了一跤,股骨断裂,尽管钱花了不少,但是当时受条件限制,韦国秀老人再也站不起来,只能坐着或躺着,单身的黄成益决定回到母亲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至今已经68岁的黄成益每天陪在母亲身边,他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让母亲生活在幸福中。“三哦。”“哎,做什么,小便是吗?”随着房间里传来一声叫唤,黄成益大声回应,瘦小的身材立刻从凳子上处蹿起,快速走进房间,声音洪亮。

黄成益快速走进卫生间,拿来便桶放在床沿,从床上抱起母亲轻轻地放到便桶上,站在旁边一手扶韦国秀老人,一手捋着老人头上的白发,有些凌乱的头发变得顺溜起来。“睡久了出去坐一下。”“好。”

黄成益把母亲抱到客厅,轻轻地放到一张靠椅上,帮助韦国秀老人穿上外套和棉拖,拿出一个布卷放在后面做靠背。“阿妈,冷不冷?”“冷。”刚坐下感觉门口吹进来的风,黄成益又过去靠在老人耳边询问起来,听到冷后,打开靠椅边上的一个电暖气,放在老人的前面。

让母亲起死回生

去年6月的一天,黄成益陪着韦国秀在客厅里,韦国秀老人身子突然一晃,歪到一侧,黄成益叫唤也没有反应,他马上拿来生姜,擦拭韦国秀老人的四肢。

那一次,大家都认为韦国秀挺不过去了,在外面地里干活的村民也都回来了,最终黄成益用他的孝心、耐心唤醒韦国秀老人。

今年3月初的一天,韦国秀老人头痒,嚷着让黄成益帮他洗头,在洗过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当天晚上半夜时,黄成益突然听到韦国秀的房间传来异响,快速起床来到韦国秀老人床前,发现是老人的哮喘病发作了,喉咙发出阵阵异响,他马上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哮喘药给母亲喂食。“我妈的嘴有时候很馋的,但是有些食物不能让她多吃,否则就会出事,不给她吃又会生气告状。”黄成益告诉记者,去年韦国秀老人想吃扣肉,黄成益就给她买了一块,刚吃不久,就拉起肚子。“明知道母亲一吃肥肉就会拉肚子,有时候又不得不给她吃,现在每天母亲要吃5元钱的瘦肉,再多就不敢给她吃了。”黄成益告诉记者,为了让母亲多吃点饭,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他变着花样地为母亲准备各种吃的,同时家里也准备好备用药品。

“孝心奖”给孝顺儿“四年前开始,晚上睡觉每个小时都要起床一次;三年前,双手也不能动了,吃饭要喂;今年母亲瘦了,还好肤色还不错,就是听力和视力差很多了。”黄成益一脸幸福向记者细数着韦国秀老人的点滴变化。

每天6点多钟起床做早饭,8点多钟抱母亲起床、上厕所,为母亲梳头、洗脸、刷牙,然后喂老人早餐,9点多钟又回到床上睡。

一天下来,抱着母亲进进出出起码20趟,到晚上就更辛苦了,尤其是在天冷的时候,对韦国秀老人来说,再难受的莫过于回南天。

韦国秀老人夜里每个小时都要起来一次,为方便母亲夜里起床,黄成益每天晚上都是到11点后才回房间,一杯浓茶和一部小电视,默默陪着他守候病母。

“我妈很会享受的,回南天时盖被子热,不盖又凉,她要盖着被子开风扇,才睡得舒服,到了天气热的时候也是这样。”黄成益告诉记者。

俗话说,久病成医,这些年来,为了减轻母亲的病痛,黄成益摸索出了一套规律,让母亲躺一会,又起来歇一会,尽管十六年卧床不起,老人身上硬是没生过一次褥疮。黄成益是五保户,原来还种些田,现在是韦国秀老人的专职“保姆”了。

在黄成益的精心照料下,韦国秀老人今年95岁了,成了村里,镇上的老寿星。黄成益十几年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感动了相邻。去年6月,灵山县石塘镇政府和廖村村委会、廖村公益基金共同给黄成益颁发了“孝心奖”,人人都夸他是孝顺儿。

新闻推荐

村民公路禁区内建房

(记者陆燕)近日,有读者反映称,在灵山县太平镇太平村委大利村旁一条县道,有一群众在公路禁区内私自建房。对此,太平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已向当事人发出责停通知书,将进行依法拆除。3月11日,北部湾晨报...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