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毓娥 穿梭在抗日烽火中的宣传员

玉林日报 2015-08-18 02:41 大字

在博白县博白镇大良村,流传着一位抗日宣传员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李毓娥。

日前,在李毓娥女婿家,记者见到了李毓娥。尽管已是满头白发,但老人看上去依然硬朗,精神矍铄。李毓娥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脸上已布满了皱纹,面色却十分红润。看到有人来,她站起来说:“快进来,进屋歇歇,喝口水。”

随后,她向记者讲述了她在抗战时期那段亲历的烽火岁月。

读书明理,激发爱国热情

今年94岁的李毓娥老人回忆起70多年前的抗战经历,依旧显得无比激动。

1936年秋,这一年的李毓娥15岁,刚进入博白中学读书。

“七·七”事件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为壮大抗日宣传的力量,在原国民党团管区指导员陈达伍(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和学生会主席林宗森的带领下,博白中学开展了一系列读书会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这种浓厚爱国氛围的影响,李毓娥也加入到了读书的行列。在这期间,她读了大量书籍,有《社会主义发展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月革命》、《五月革命》、《社会发展史》等等,这些书激发了李毓娥的爱国热情,也让她迅速成长起来,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种子在她心中种下、萌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壮大。

“读了这些书,才明白了社会是怎样发展的。要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就得懂这些。”李毓娥老人说。

参加学生军,高喊“打倒日本鬼子”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在伟大的时代里担负起了伟大的使命,我们抱定勇敢、坚强、战斗、牺牲的精神……”时至今日,每当唱起这首《广西学生军军歌》,李毓娥仍然激情满怀,手也不由自主打起了节拍,犹如回到当年宣传抗日救亡的情景。

“1938年11月我考进了广西学生军第3团。”李毓娥说,当时学生军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抗日救亡、发动群众当兵、组织群众捐钱捐物支援部队等活动。“经常早上5点钟起来,到博白街上一边游行,一边高喊‘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李毓娥告诉记者,学生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出墙报、画画、喊口号、演话剧、唱军歌,以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

为了扩大抗日的力量,李毓娥与她的战友们一起到农村,跟当地老百姓同吃、同劳动,经常帮助老百姓干农活,教农村妇女断文识字,跟她们结拜认姐妹,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抗日救亡、不做亡国奴的思想,把最新的抗战消息带到群众家里,让群众看到希望的曙光。她们还组织群众做干粮、做军鞋,为前方抗战的队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其实在宣传的同时,我们也同样再受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李毓娥和她的战友们与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夯实了群众基础,拉长了抗日战线,扩充了抗日队伍。“我们的关系很好,群众对我们很信任的,说什么他们都听。”

亲眼目睹鬼子暴行,奔波七天七夜突破日军封锁

日军防城港登陆之前,李毓娥所在部队转移到钦州市灵山县。在这里,李毓娥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当时,正是灵山县某镇的圩日,街上满是赶圩的人。突然间,敌机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飞机盘旋在空中一会,就丢了几颗炸弹下来。“当时街上那个惨啊。”老人回忆起当日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愤怒不已,“当场就炸死了100多人,断头、断手、断脚……散落在街面、周围的篱笆墙上,到处都是乡亲们破碎的尸体。被炸伤的、未死的也在痛苦的嚎叫。”

“看到这样的情景,您怕不怕?”记者问她。“不怕,这只会让我更加仇恨他们,死也要跟他们拼!”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暴行,李毓娥年轻的心里深深埋下了对鬼子的刻骨仇恨。

灵山某镇被炸之后,李毓娥所在的学生军团被分散到各个部队里。在行进的过程中,李毓娥和她的战友们也不忘给伤兵和群众唱军歌,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在灵山县新大塘,李毓娥所部被日军包围了。为了突围,李毓娥跟随部队徒步奔走了七天七夜,最终来到兴业县城隍镇。

在做好抗战宣传的同时,李毓娥和同伴也干起了救护工作。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把伤员从战场上抬下来,给伤员喂水、消毒、包扎伤口。

“环境很艰苦,一个水包、一件雨衣、一条毛毯和两颗手榴弹,就是我的全部了。”李毓娥老人说道。“夜晚冷的时候,我们就是用一块布盖着,上面再盖上雨衣,互相靠着取暖的。”

她乐呵呵地说,没真正上战场与日本鬼子交锋是遗憾的,但做好宣传工作也算是她为抗战胜利做了一点贡献。

秘密入党,参加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

1942年6月广西学生军解散后,李毓娥被直接保送到浔梧郁师范学校(1938年创建于梧州,抗日战争时,迁到容县自良镇继续办学,因为是公办学校,因此免收学费,今自良中学正在原校址)读书3年。这一年12月,李毓娥在班长李裕英介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6月,李毓娥毕业,被分配到县城的表证小学当教师。1945年2月,春节刚过,由共产党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爆发。身为党员的李毓娥一心想参加起义,出发时考虑到父母会阻止自己,于是以被调去博白县龙潭镇当老师为借口,前往松旺镇参加了起义军。

抗战胜利后,李毓娥老人又回到学校教书育人,如今已经已是桃李满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她还先后担任博白县副县长、第七届博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采访结束时,李毓娥拿出当年参加广西学生军的合影照,自豪地指着上面一个小小头像说:“看,这就是我”。

“这照片很珍贵,我一直很小心保存着,其他的东西已经找不到了。跟那些为国牺牲的同志相比,我今天的生活很幸福了。”看着照片上已牺牲的同学,老人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废品收购站起火殃及修理店 消防奋战3个多小时控制火势,数百公斤废旧物被烧毁

消防官兵正在火场紧张灭火 本报记者 郑芳 摄本报讯(记者 郑芳)昨日下午5时10分左右,位于五象大道旁龙岗村前的一间废品收购站起火,并冒起滚滚浓烟,大火还蔓延至旁边的一间修理店。消防出动...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