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粮大户”韦瑞光的致富梦

北部湾晨报 2014-02-07 12:01 大字

晨报实习记者刘晓琳通讯员杨永期

最近,灵山县那隆镇有一位农民被自治区授予“种粮大户”称号,他就是那隆信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瑞光。日前,记者跟随灵山县农业局经管站的领导前往探营。

看他人机割自己受启发

记者走进那隆镇内的一座宽畅的大屋,就看见400多平方的大厅摆放着许多农业机械。韦瑞光告诉我们,这个农机合作社是“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为什么能成为了镇上的“种粮大户”,韦瑞光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一家只在家门口耕种2亩田,农闲时做些杂工,勉强能维持一家的生活。

在一次无意中,我到陆屋趁圩,看见沿路有几台收割机收割。心想,近年灵山有大批青年男女到广东打工,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儿童,办田、插秧、收割等,常因劳力不足而丢荒田地,那何不也搞起农机来,用农机耕作快速、质量好。想起农机这条路后,听说购买农机国家有购机费补贴,便筹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并与8个农民合作,于2008年成立灵山信诚农机专业合作社,并购买插秧机、手拖、高拖等农机共12台。2009年后,我们组织合作社5个成员承包378亩田种水稻,一年2造,播种面积750多亩,实行农机打田,插秧机插秧,收割机收割,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平均每造亩产达500公斤,当时在那隆起到农机耕种的示范带头作用。

脱颖而出显成效

直到2013年,韦瑞光自己一家就购买中拖1台,联合收割机1台,方拖1台,插秧机2台,植保喷雾机1台,早晚两造承包种田212亩。

早造播种超级稻,用机械打田、机械插秧、机械收割,造造赶上季节,还能腾出时间进行精心管理。早造,他的部分稻田发现稻飞虱,他请教农业站的技术人员,适时喷吡蚜酮农药和低毒高效农药,控制了稻飞虱和卷叶虫的发生,夺得早晚两造的丰收。韦瑞光高兴地说:“播种面积424亩,平均每造亩产500公斤,稻谷总产21万公斤,扣除其他成本等平均亩纯收入400元。”

带领镇上的农民共同致富

韦瑞光采用农机耕田后,插秧、机割常常走在全县前头,许多农民兄弟看见后十分羡慕,纷纷排队请他帮忙。韦瑞光总是带着满腔的热情为农民兄弟服务。韦瑞光说:“仅2013年,我早晚两造就为农民开机打田500多亩,开联合收割机割禾的有600亩,扣除油费和吃饭费用,每亩纯收60元,年收入也有60000多元。”

韦瑞光富了,他没有忘记乡亲,经常无偿为困难农户服务。2013年2月,塘表村的韦毫存因年老多病,生活困难,他种的2亩田,禾已黄熟,许多人都收割了,唯有他金黄的稻子仍随风飘荡。韦瑞光知道后,无偿开机帮助他收割了,这使韦毫存深受感动。又一次,陆屋镇马鞍岭新平村委有一位70多岁的妇女种有5分田,由于无力抢收,一垌田只有她的禾未割,路过此地的韦瑞光看见后,一分钱不收便义务帮她进行收割。韦瑞光说:“我每年义务开机帮助10多位困难户收割,面积超过20亩。”

新闻推荐

少年迷路鸡笼岭警民连夜上山搜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何霞)近日,灵山县三隆镇一名15岁少年,爬上当地一个叫鸡笼岭的高山游玩,不料迷路在山中,三隆派出所民警和群众上山搜救,在山顶将体力不支的少年救下山。2月4日当晚9时许,三隆派出所接到...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