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书画之乡到书画产业强县的嬗变——镇原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9-20 00:00 大字

县上领导调研书画产业

书法之乡石碑

书画活动现场

镇原县书画产业基地二期效果图

书画一条街

人和杯书法大赛活动

书画交流活动

本报记者董金霞通讯员慕向军

丹青焕彩茹河畔,翰墨溢香飘原州。一个个文化项目竞相启动,一项项文化活动相继举办。镇原,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正在涌动,文化产业正在一步步崛起。文化,这一有着人类数千年灿烂精神财富的结晶,在古原州城越来越璀璨,耀眼。

镇原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陇上“书画重镇”,素有“书画之乡”美称。刘之霭、张宸枢、张炳麟等笔墨大家和丹青妙手,曾在陇上名播一时。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镇原书画之风盛行不衰,迁延至今。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镇原县提出了发展“黑、绿、文”三大产业的思路和“打造文化精品,建设文化大县”的口号,进一步打造“中国书法之乡”名片,完成了从“中国书法之乡”到中国书画产业大县的华丽转身。

创新发展模式依托项目打造平台

镇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秦诏版》国内稀有,其以丰富的文化信息和高超的书法艺术引领了镇原书法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东汉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王符所著《潜夫论》斐声中外,深厚的文化传统熏陶镇原人“耕读传家”相率成俗,全县约有书画爱好者10万人之多,收藏者数以万计,家家户户、乡镇村社习字挂画蔚然成风,书画之乡美名远扬。群众性书画研习、培训、创作、交流、展览及经营活动蔚为兴盛。1993年,镇原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6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西北第二、甘肃第一家“中国书法之乡”,标志着镇原以书法为代表的书画文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近年来,县上因势利导,进一步挖掘“书法之乡”的国字号品牌资源,扩大镇原书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打造书画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提高书画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竞争力。针对长期以来书画门店分布零散、分散经营,无法形成聚集效应和推动书画产业升级,该县按照“政府出面打招牌,企业出资搞运作”的模式,引入人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集中打造集创作、装裱、展览、鉴赏、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产业基地,该项目金都国际名城步行街,为东西走向,西接县城南环路,东接县文化广场,南北紧靠金都国际名城,规划占地150亩,规划街长350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分两期实施,集文化艺术品创作、销售展览、经纪交流、培训讲座、艺术研讨、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通过建基地、搭平台,创新书画经营模式,鼓励书画产业“抱团”发展,积极搭建与社会各界交流沟通的平台,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化经济,逐步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书画艺术研习中心、书画信息发布平台、书画产品交易市场。

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工程占地5.7万平方米,建设综合商业步行街850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其中书画基地步行街200米,建设有专业展厅1500平方米,书画产业基地商铺3000平方米,镇原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展馆5间300平方米,完成了牌坊门、景观小品、亮化绿化等附属工程。入驻书画创作工作室、民俗产品展销、字画装裱及工艺品门店等41家。

同时,引进甘肃兰科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庆阳民俗文化商城网络销售平台、景德镇瓷器精品体验馆,对外销售书画、民俗及瓷器产品,累计交易额达30多万元。至目前已带动全县相关文化产业值达6000多万元。

“我虽然退休好几年了,但是爱好画画的习惯已然没有丢弃,现如今,县上建成了集市,借助这个平台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但有利于创作,而且与别人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了。”镇原县文化馆退休职工慕欣荣说。

在项目的带动和县上的持续扶持下,镇原县正在逐步成为陇上书画作品集散地和书画名家采风基地,目前,全县书画创作者1万多人,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35人(其中:中书协会员28人,中美协会员7人);画廊和书画装裱店16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书画经纪人900多人;年举办各类书画交流展览活动100多场(次),年书画交易额达1亿多元,民间收藏字画20多万幅。

在此基础上,镇原县充分利用“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两个“国字号”招牌,积极实施“文教兴县”战略,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至目前,全县有戏剧、文学、影视、曲艺、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文化协会组织11个,会员达2500多人,已形成民俗文化、演艺娱乐、书画艺术、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从业人员8000多人,年产值近2亿元。

挖掘品牌优势提升文化影响力

书画是一个相对远离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如何使这一“修身养性的个人功课”变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实践中,镇原县注重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促使书画艺术群众化、普及化。

为扩大书画产业基地影响力,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书画交流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推介。已先后成功举办全国农民书画展、《道德经》全国名家书法展、全市首届“人和杯”书法大奖赛等大型书画交流展会活动5场(次),举办各类艺术交流20多场(次),累计展出作品3000多幅,交易额达80多万元,网购商城交易额达30多万元,带动文化产业增加值600多万元。

为充分挖掘利用镇原“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品牌优势和内在潜力,展示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助推全县文化艺术事业提质增效、文化产业晋等升级、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2015年10月12日至10月15日,镇原县在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镇原县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周。本次活动以“挖掘农耕文明、传承经典文化”为主题,期间举行了“大爱无疆爱心助学”——《翰墨原州》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第二届中盛吉(鸡)庆杯全省书画、民间工艺美术展、全国农民书画展、第二届庆阳剪纸大奖赛精品展、《潜夫论》书法名家收藏展、《道德经》全国名家书法展、全县教师书画展、中国剪纸研究中心甘肃省民间剪纸艺术培训、“农民画”论坛、“中国当代书画作品收藏、投资现状与前景”专题讲座、镇原县“三馆”成果展示交流、镇原县书画工艺美术民俗产品展销、全国书画及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展销、“红色经典——多彩镇原”广场舞大赛、“激情畅想魅力镇原”熊有堂演唱会等十余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镇原县首届“人和杯”书法大奖赛、镇原县首届“人和杯”少儿绘画大奖赛、镇原县2016年新春诗会、镇原县历代书画名

家收藏展、“人和文化”甘肃省第五届新人书法作品展暨甘肃百位书法名家邀请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组织者和优秀作品,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对镇原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产业聚集带动

书画既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书画在镇原所拥有的规模社会群体,和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得书画精神蕴涵着巨大的文化释放潜力,对维系共同精神心理、构建共同思想纽带、推动精神家园建设发挥了积极、深刻、持久的作用。

近年来,镇原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文教兴县、开放活县”战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书画艺术事业和书画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此,镇原县成立了书法艺术发展领导小组,把做大做强书法产业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日程,研究制订了促进书法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各项书法培训、书法艺术活动和奖励在比赛中获奖的书法人才。

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镇原县还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让他们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3年,由镇原县委宣传部牵头,依托三缘堂书法艺术馆,广泛动员书画界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参与,成立镇原县三缘堂书画合作社,是镇原县推动书画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实践之一。三缘堂书画合作社是目前全国书画领域唯一一家集书画创作、交流、培训、展览、宣传、装饰加工、用品经营、活动策划、资料编辑等为一体的合伙性质的民营企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6人。注册资金105万元,参与合作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及镇原书画精品1万余幅(件),其他书画用品数千件,市场价值接近6000万元。合作社注册建办以来,各分社自主经营额累计达600多万元,合作社经营收入56万元,上交税金3.6万元。合作社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整合了镇原丰富充足的书画人才和作品资源,促使镇原书画艺术实现由单纯的艺术作品向产品商品、由个人创作到市场交流、由个体生产向规模经营、由自主经营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型跨越。2015年12月1日,镇原县人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文化研究与传播、文化艺术交流、书画交流,展览展示服务、文化信息发布、书法绘画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开发、推广经营;民俗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该公司投资建设的书画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镇原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15年12月25日,甘肃省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镇原县培训基地在镇原成立,并举办了首期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参训学员达60人。“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1月17日,这是甘肃省以及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以著名书法家个人名字命名的非公募的公益性书法基金会。基金会现有资金近400万元,以“开展书法培训,培养书法教师,拓展教育空间,壮大教师队伍,吸引社会力量,奖励书法新人,推动书法交流,提升甘肃影响”为宗旨,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改琴任理事长。镇原县培训基地每年定期举办书法培训班,每期培训一周,培训教师60名,基金会负责培训课程的设计,讲解楷书、行书、隶书的临帖技法及创作,聘请省内外书法培训教师并承担教材、教学用具等内容。

精心科学规划谋求发展新突破

历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起点上。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书画艺术、书画工作者、“书法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镇原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已经明确:借助和充分利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国字号”品牌,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利好政策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秉承书画艺术的创新精神,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更好地发挥先进书画艺术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进一步促进书画艺术的交流、推广、普及,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推动文化大县建设,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书画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3亿元,续建综合商业步行街580米,规划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设步行街延伸段、书画展馆、培训交流中心、宾馆等配套设施,计划年底前建成主体工程。其中书画基地街长160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规划建有书画民俗展馆、交流培训中心、宾馆等配套设施。计划入驻书画工作室、民俗产品展销、字画装裱及工艺品门店总计60家。将把文化步行街向东延伸至文化广场,形成一气贯通、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文化综合服务集中区。该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促进镇原县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将充分利用书画资源优势,积极做好书画产业规划,培育书画产业体系,努力推动以书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大发展,使其成为推动镇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推荐

安定区第一个乡民营企业商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张德武)由多名安定区新集乡籍民营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发起组建的安定区第一个乡民营企业商会新集乡民营企业商会月日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近年来,许多在外打拼创业的新集乡...

镇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镇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