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 因村施策多元发展特色产业
本报特约记者 盘小美 通讯员 赵龙
近日,在西峰区彭原镇义门村树硕中药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地里,五六名村民正忙着收获黄芪。“今年黄芪长势非常好,亩产量预计达到800公斤左右,每亩毛收入在4000元左右。”庆阳树硕中药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汝宝介绍说。
2016年以来,白汝宝先后在义门村流转土地100多亩,种植油用牡丹、白芍、黄芪等中药材,今年13亩黄芪喜获丰收,总产值达到5万多元。明年秋季,合作社的60亩白芍也将进入收获期,亩产量预计在两吨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毛收入达到60万元。
义门村党支部书记翟浩军告诉记者,近年来,义门村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今年,全村黄芪、柴胡等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80亩。
在发展农村产业中,西峰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村情、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调整种植结构,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主动参与等方式,引导扶持各村因地制发展苹果、黄花菜、甜瓜、樱桃、中药材、花卉、苗木、什社小米等特色种植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全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西峰共种植瓜菜5.45万亩,中药材6500亩,花卉3480亩,杂粮7.41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6处,打造林果业专业村35个。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腰包,也激活了农村经济。
新闻推荐
实习生米静本报记者郑朝静寒冷的冬季,为了增强身体免疫力,不少人顶着寒冷走出家门,在西峰城区和谐广场、东湖公园、城南绿地...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