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峰区鄢旗坳村发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的启示

甘肃日报 2013-11-12 20:21 大字

西峰区鄢旗坳村发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的启示

循环农业编织致富梦

——西峰区鄢旗坳村发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的启示

本报记者 先朝阳 通讯员 郭勇 张烨

庆阳市西峰区,提起彭原乡鄢旗坳村,大多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里“村强人富”。

那么,鄢旗坳村是如何调优、调特自身产业结构,成为别人眼中的“香饽饽”,成为西峰区绿色、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鄢旗坳村寻找答案。

从零散出售到龙头牵引——延长产业链是村强民富的途径

白墙蓝顶的养殖小区整齐划一,成片的卷心菜“整装待发”,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在鄢旗坳村的疫情监测台上眺望,一幅乡村美景跃入眼帘。

鄢旗坳村地处塬边沟壑区域,土地肥沃,养殖传统悠久,80%以上的村民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还饲养牛、羊、猪等牲畜。

近年来,借助西峰区在彭原乡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东风,鄢旗坳村制定了发展“生态养殖、绿色果品、有机蔬菜”的总体目标。2009年,在多次前往鄢旗坳村考察后,全国500强企业——雨润集团落户这里,近3年投资7.2亿元,先后在示范区域建成了福润20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项目、5万头良种猪繁育基地、30万吨饲料加工厂。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鄢旗坳村形成了种植、养殖、销售的产业发展链条。

“这个项目确实带动了我们村养殖业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鄢志隆说,“以前养殖户向河南的双汇集团供猪,但是路远,销量一般,雨润落户后,村上的养殖数量直线上升,销量也大幅提升,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113元。”

从“臭村”到文明村——绿色循环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

以前,村民在房前屋后搞养殖,牲畜粪便没有地方处理,味道难闻。“冬天还能忍受,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我们自己都受不了。”鄢志隆说。

西峰区畜牧局局长吴有贵告诉记者,人畜混杂的养殖模式不但不卫生,而且容易传播疾病。2009年,鄢旗坳村兴建了集中养殖小区,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用沼渣给果树、卷心菜和玉米施肥,又用玉米喂牲畜,形成了“畜-沼-菜、畜-沼-果”的循环模式。2011年,西峰区恒发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445万元,在鄢旗坳建成了8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

充足的沼气可满足周边8个养殖小区及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沼肥为示范区内果园和蔬菜基地提供有机肥,年可节约饲料、肥料成本550万元,实现了以养畜促种植、以种植带养畜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鄢旗坳村,房前屋后的绿树隔离带为村里增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全村已建成标准化居民小区73户,建成标准化文化广场,硬化了村庄道路,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互联网入户率35%,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创新经营模式是共同富裕的关键

“现在的合作社比过去个人养殖好,我们合作社现在一年就能挣40多万元。”在康壮合作社,李克博一边侍弄着栏里的猪,一边高兴地说。

鄢旗坳村在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土地流转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吸引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或务工参与的形式,创办了11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800亩,辐射带动全村8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群众干向效益吸引群众干、政府投入向农民入股社会融资“三个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鄢旗坳村成立了庆阳市泰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陇东地区批准的唯一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和银行相比,互助社具有门槛低、手续少、速度快等特点。据鄢志隆介绍,只要是互助社的股东,三天之内就能拿到贷款。目前,泰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为530户群众贷款2.4亿元,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如今,通过鄢旗坳村绿色、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带动,全村有1300多名群众从事循环农业生产,其中贫困户26户,年生产无公害畜产品3200吨、有机蔬菜100万公斤、绿色果品800万公斤,实现收入9200万元。

新闻推荐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创新落实 综合推进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新落实综合推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新落实综合推进庆阳市以扶贫攻坚大调研大讨论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战2013年,对于革命老区庆阳市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全市上下齐...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