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定位思考

甘肃日报 2012-08-22 00:38 大字

张巧艳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全省一盘棋,高品位定位、大手笔谋划、大智慧运作,立足甘肃,放眼全国,瞄准世界,做出具有甘肃特色、国家需要、世界前沿的文化品牌及文化产业。

文化的魅力在于特色,文化的影响在于品牌。文化具有“特色”,才能突出内涵,才能产生品牌溢价,才具有长久生命力。与其他省份比较起来,甘肃文化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源头性,二是融合性。我们必须抓住这两个特点,打响甘肃文化品牌。源头性主要是指黄河文明甘肃段的文化,具体包括秦安大地湾文化、天水伏羲文化、庆阳周祖文化、平凉道源地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等。这些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都带有源头性的特质。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寻根甘肃”,把甘肃打造成全世界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以敦煌为代表的丝路文化上。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了,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据此,我们可以把敦煌打造成世界文化之都,中国旅游特区。

甘肃在文化大省的建设中,不仅要立足甘肃,打响甘肃品牌,更要放眼全国,与国家文化立国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文化大省建设着力点应是“向外的”,要有向国内乃至世界推介、传播、交流、互动的思路,要突出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才能真正做强做大,实现甘肃特色,同时又符合国家需要。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足以支撑起甘肃在中国未来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架构和支柱。甘肃的源头性文化,特别是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伏羲文化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纽带,是连接世界华人情感的桥梁,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精髓。对甘肃源头性文化的挖掘整理,正是对华夏文明进行保根固本、接源开来、创业推新,同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障国家经济文化和国防安全,实现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文化大省建设中,要想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必须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要用世界文化的眼光来梳理文化资源,将具有普遍价值认同的文化符号融入文化品牌及文化产品中去。甘肃丰富的文化结构中,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厚的精神,有许多现代人所追求的文明理念,如包容、平等、团结、友爱、发展、创新等,都是人类共同美好品格的光辉和力量,我们就是要通过大规划大项目来打开甘肃文化的宝库,让世人认识、投资、享用。

推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传统,大胆创新。创新应该是把“有”的文章做好,做到有中生优、有中生大、有中生辉。只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进行生产,利用一切可能的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表达,以符合受众心理的情感抒发,努力推出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才能以“巧”制胜,不断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作者单位:甘肃行政学院)

新闻推荐

产业扶贫趟新路

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扶贫产业带动。 “有水路走水路,没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甘肃省辩证地看待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劣,变“输血”为“造血”,将“温饱”这个目标提升为“增收”。 甘...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