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身边的“办公室”

甘肃日报 2014-07-15 18:02 大字

群众身边的“办公室”

群众身边的“办公室”——环县驻村服务站激活农村工作一盘棋

群众身边的“办公室”

本报记者 尚德琪 通讯员 李文

每周一早晨,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伴随着国歌声,从村部冉冉升起;

每天,都有乡镇来的干部在村子里走动,进庄院,下地头,问群众所想的,听群众想说的;

任何时候,群众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大大小小的疑问,首先都会想到去一趟村部……

自从有了驻村服务队,环县的村子里就热闹起来了:有了人气,有了生气,也有了蓬勃朝气。

南湫乡的启示: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把你放在眼里

环县南湫乡沟壑纵横,干旱缺水,一半以上农户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长期以来,许多乡干部都认为在这里干不出成绩,要么“有走心无守心”,要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群距离越拉越大,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还发生过群众扣留乡干部的事。

2012年初,南湫乡新一届党政班子走马上任。新任乡长王峰说,刚上任时,来乡上的群众,不是上访的,就是告状的,甚至就是来“干仗”的。新任乡党委书记解欣骅说,群众不论为什么来,来了就得真诚面对,推不行,绕不行,躲不行,胡说八道、胡作非为更不行。

接下来的40多天时间里,解欣骅、王峰跑遍了全乡的所有村组,主动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主动接触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矛盾。   (转4版)

群众身边的“办公室”

(接1版)

一项以书记乡长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和村组干部包户为内容的“查民情、访民忧、问民意”工作责任制也很快出台了。从此,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一些原来很棘手的事情也因此迎刃而解了。

全乡有三条河,但没有一座桥,群众梦寐以求,也怨声载道。2012年下半年,每条河上都架起了一座桥。

岳后渠村新建移民搬迁项目,资金紧张,诉求复杂,群众热切期待着,也冷眼观望着。2013年内,50户规模的移民搬迁点就顺利建成了。

过去评低保,由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评定,但每一次评出来都是议论纷纷。2012年以后,全部改由群众大会评定,就再也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从2012年初到2014年初,两年时间里,南湫乡共处理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件,兑付群众手里的“白条”300多万元。

解欣骅说,处理每一件纠纷的过程,都是宣传政策法规的机会;兑现每一张“白条”的过程,都是接受群众教育的课堂。

“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会把你放在眼里。”这是双井子村支书陈邺近两年来当“村官”的心得。

服务站的定位:把干部的办公桌,搬到农民群众的家门口

2014年6月10日,一天之内,环县县委、县政府连发两份文件,一份是《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施意见》,一份是《关于印发〈全县开展干部驻村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县上领导说,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办公室搬到群众身边,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两份文件的背后,是南湫乡的生动实践。

2012年以前,南湫乡是环县出了名的后进乡,不仅发展慢,而且“事情多”。在2013年全县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中,南湫乡却出人意料,获得了一等奖。

南湫乡的变化,让许多人刮目相看;南湫乡的变化过程,也让许多人充满兴趣。两年时间内,县委书记王谦8次到南湫调研工作,县长何英禅15次到南湫了解情况,县上有关部门也多次到南湫总结经验。

今年3月,解欣骅调任甜水镇党委书记。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南湫经验”进一步深化,进一步规范化,在全镇各村设立驻村工作站。“包村干部工作在村子里,就应该住在村子里工作。”此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全镇共办结调处各种矛盾纠纷100多件,向群众兑付遗留问题资金近70万元。

其间,县上领导也多次到甜水镇驻村工作站实地考察,解剖“麻雀”;庆阳市领导也因此到环县进村入户,一看究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只要更好地联系群众,就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他们也想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南湫、甜水能这么做,其他乡镇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几经酝酿,几经讨论,几经完善,环县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

在全县抽调1200名干部,其中乡镇干部1000名以上,县直单位干部100名以上,以村为单位设立驻村服务站,组建驻村服务队,每个站4 至5人,由一名科级干部担任队长;

在甜水、演武、芦家湾三乡镇所有村,曲子、木钵、环城、山城等五乡镇50%以上的村,其他乡镇30%以上的村,共116个村同时开展驻村服务站试点工作,试点3个月后,在全县251个村全面推开。

按照“凡是能下放到村办理的政务服务,全部下放到村”的要求,列出村一级政务服务清单,理顺办理流程,全部移交村级政务服务站办理……

县委书记王谦说,驻村服务站虽然只有几个人,却是一个“综合机构”,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抓手,是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全县“1258”扶贫攻坚模式的重要环节。

“十大员”的功能: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

6月10日,在全县开展的干部驻村服务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县长何英禅自问自答——

“驻村服务队重点搞什么”?

“重点就是要全心全意当好‘十大员\’”!

他说的“十大员”,指的是为驻村服务队确定的工作职责,包括服务员、宣传员、监督员、技术员、调解员、通讯员、学习员、教导员、示范员、联络员。“当好‘十大员\’,就是要真正做到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反映问题直通车……”

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116个驻村服务站全面运行。

长期冷清的村部有了“上班族”,有了和乡镇一样的服务“大厅”,有了和农家一样的袅袅炊烟。

久违了的大喇叭响了起来。曲子镇楼房子村驻村服务队队长张明星自拟广播稿,向村民宣传“三农”政策,宣讲涉农法规;甜水镇鲁掌村驻村干部在接到暴雨、狂风、冰雹等气象预警时,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大喇叭向群众再三提醒。

近几年到乡镇机关“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了驻村服务站,才突然觉得进入了现实生活;在填写一张张《农户调查表》《群众事务代办登记表》的时候,才突然觉得进入了工作状态。

坐惯了办公室的机关干部,开始了另一种“办公方式”。甜水镇为驻村干部配备了雨鞋、水壶、手电筒;曲子镇为驻村干部配备了锄头、铁锹、镰刀。

甜水镇高崾岘村村民石宝明因为30多年前的一桩土地纠纷不断上访,但多年来没人“接手”。驻村干部吴经伟、贾雯雯了解情况后,与解欣骅一起上门核查调处。石宝明感慨万千:“以前,我找干部;今年,干部找我。”

曲子镇楼房子村刘家塬组一半农户种苹果,但差不多每一年都要遭受雹灾。驻村服务队多方协调,筹资16万元,村副支书深受感动,无偿提供一亩土地,建起了防雹炮点。村支书王者亮说,驻村服务队来了以后,村子里的好多事情都顺了。

天池乡曹李川村村民史海珠因外伤住院,前后花费4000多元,但因为正值夏收,腾不出时间去报销。驻村干部杨荣主动上门,为他复印相关资料,并全程代办,被群众称为“口袋干部”。

一个个驻村服务站,像一缕缕清风,在环县一个个小山村荡漾。

新闻推荐

环县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攻坚工程

环县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攻坚工程两辆汽车行驶在木钵镇新修的乡村道路上。今年,环县把农村道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重头戏,努力提升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本报通讯员陈羿舟环县合道乡陈旗塬...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