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抱着他发现的古象化石张学武发现的古象化石最古
张学武抱着他发现的古象化石。 张学武发现的古象化石。
最古老的猛犸象是50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的亚平额猛犸象,其中一部分迁移到欧亚大陆,演变成南方猛犸象和草原猛犸象。后来,草原猛犸象又向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迁徙,于80万年前演化出了真猛犸象。草原猛犸象是其中一个种类,主要生活在寒带和暖温带,在中国的生存年代延续至晚更新世。
不久前,庆阳市华池县城壕乡庄科村集洼沟发现了古生物化石,经专家初步鉴定,拟为草原猛犸象。
意外发现古生物化石
2012年9月10日,华池县文化广播影视局接到城壕乡庄科村庄科组村民张学武的电话,称在集洼沟(当地俗称鸡坬沟)修公路时发现化石。
打这个电话的时候,张学武并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肯定是个大动物,一般的牙不会这么长,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他疑惑地搔搔头。那时候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的,可能就是数万年前的草原猛犸象化石。
几个月前,长庆油田钻探队为方便在集洼沟开掘油井,在沟畔拓宽井路,为了“给油井上供生活水”,张学武在不远处挖了口小水井,将自来水管沿路侧一直埋向油井。
6月的一天,在距油井不远处的路旁,他无意间发现了一块化石。张学武自己喜好收藏,平时得闲常去集洼沟转转,找到些零星的动植物化石就带回家。眼前的化石能明显地看出是动物的牙齿,将近4厘米长,“到底是什么大动物呢?”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隔了几天,他拿了把镰刀去集洼沟的庄稼地收胡麻,作物还没熟,回家的路上他便拿着镰刀在山体上刨刨打打,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就是看看能不能碰巧找到他的“大动物”。没想到还真在路边地埂上发现了一节露出的骨头,张学武大喜过望,赶紧回家扛来了铲子和锄头,小心翼翼地将旁边的土挖开。
“本来已经挖悬空了,是大动物的头,化石很完整,颌骨和牙齿也都很明显,我还拿手机拍了照。我当时心里又高兴又紧张,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坏了,可这时候上面悬着的黄土塌了一块下来,把东西都砸烂了。”提起这个,张学武遗憾地叹息。
张学武将塌下的化石背回家,又开始了自己在油井上的工作,也没得闲去管这事。
八九月的时候,华池下了几场大雨,水从壕沟涌出来,将路面冲坏了。油井上打算从旁边的山体上取土填路,恰恰壕沟离他发现化石的山体很近,这可把张学武急坏了。“那可是几万年前的东西啊,破坏了岂不是瞎糟蹋?”张学武赶紧将电话打到华池县文化广播影视局,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因为施工迫在眉睫,我也就催得很紧,生怕他们把化石挖坏了。”张学武说。
县文广局也十分重视,9月11日就派了3名文博工作人员来到实地进行考察。
经查证,该化石点位于城壕乡庄科村集洼沟杨树咀子公路边上,北纬36°12'09.7"、东经107°55'07.3"、海拔高度1243米,座东面西,高于路面21厘米,暴露的化石面直径64厘米,还有犀牛类的下牙、啮齿类动物化石,部分化石仍淹埋在近23米深的土层中。已发现的化石中,有大型动物上下颌骨、臼齿和两块颈椎骨。经测量,颌骨、臼齿一块长27厘米、宽7厘米、重8公斤,另一块长28.5厘米、宽7.3厘米、重9公斤,颈椎骨两块重约12斤。
9月19日,庆阳市文广局专程派人到现场查看,县博物馆把颌骨、臼齿(一块)和两块颈椎骨征回县博物馆保管。
“剩下的几块他还没给,要求我们应该重视此事,确定后再说。”华池县文广局工作人员说。
化石年代被网络误传
此后,华池县文广局正式行文,连同照片一起汇报到庆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庆阳市文广局上报省相关部门,后经已退休的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知名化石专家张行研究员通过照片确认,拟为草原猛犸象化石。
华池县发现大象化石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甘肃华池发现古象化石,距今约260万年”,当这样的一则消息在网上热传的时候,华池县博物馆馆长倪树隆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为自己家乡的重大发现能够有这样的关注度而自豪,又对网上的某些谬误颇感无奈。
“我们说的是化石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第四纪的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表述,消息在网上传播的过程中,被断章取义了。”倪树隆说,“实际上根据土层判断,也就是个几万年。”
张行更是哭笑不得。华池县发现古象化石的消息被多家媒体关注,而“距今约260万年”的说法也数度被采用,这让“据专家初步鉴定”指向的他,有些不是滋味。“年代大有问题。根据照片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晚更新世的东西,可能是草原猛犸象,距今大约10万年。”他说。
张行说,看过照片后,他在QQ上和相关人员私下聊了几句,因为不是正规场合,表达可能也就稍微随意些,没有特别严谨的行文,结果可能就有所误读。
至于有说法以为华池发现的生物化石是黄河古象,张行更觉无奈。
张行当时言明该化石不是剑齿象类,而是另外一种古象化石,可能是草原猛犸象。但是一般人并不知晓这一专业术语所表达的意义。
“黄河古象是剑齿象类,草原猛犸象则是另外一个类别,两者根本就是不同的概念。华池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距今年代在10万年左右,那时候黄河古象早就不存在了。”
老一辈的研究者总是持了份严谨,张行很不希望有人继续误会那些谬误真的是出自他这个“专家”之口。
拟为数万年前的草原猛犸象
张行介绍,猛犸象大概于五六百万年前起源于非洲,300万年前左右步入欧亚大陆,可以说是现代象的祖先。草原猛犸象则是其演变成的一个种类,主要生活在寒带和暖温带。草原猛犸象在中国的生存年代延续至晚更新世,目前,已发现的化石多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
2003年以前,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观点是由英国学者Lister提出的——作为欧亚大陆猛犸象演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草原猛犸象约120万年前起源于西伯利亚。后来,中国考古专家对河北泥河湾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的猛犸象化石进行研究后提出,中国才是草原猛犸象的起源地,这将草原猛犸象的起源时间向前推了50万年左右。
张行说,虽然只是据照片推测,但绝非信口开河。“他们寄给我几十张照片,化石里面除了古象,还有披毛犀的下牙和啮齿类的小骨头,它们存在共生关系。鉴定古象化石主要依据是牙齿,照片中的古象化石下牙和下臼齿,它们和草原猛犸象十分接近。发现的臼齿化石可能正是草原猛犸象的第二、第三臼齿。”张行笑笑,“当然,这只是初步判断,我没看地层也没看见实物,不能把话说死。至于具体年代,要看过具体的土层和地质后才能确定。”
“这个化石点的发现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古生物对环境是很敏感的,根据草原猛犸象可以推测该地古地理的地貌特征,大象的生存离不开水,草原猛犸象生活的地方可能有森林和沼泽,当时这里也可能是开阔的草原。其次,它也能指导地质年代的推测和共生物群的研究。”张行说,“古生物化石这一基础科学主要的价值并不是经济意义上的,而是为科学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黄河古象属于热带地区的物种,草原猛犸象则活跃在寒带到暖温带之间,华池此次发现的草原猛犸象化石点距合水县黄河古象化石的出土地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这也让人不由得感慨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至于照片中显示的一些在古象化石点附近沟底河床两边的砾石层还发现了犀牛类的下牙化石、珊瑚化石、啮齿化石及植物化石等,张行表示,它们和古象化石并不属于一个土层。
鉴定工作尘埃未定
在文物专家还没有具体确定物种的情况下,华池县文广局采取了暂不挖掘的方式。
“文物出土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稍不谨慎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坏,现在一般都只有牵涉到重大工程项目等危急关头时才会进行抢救性发掘,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放下就是最好的保护。”倪树隆说。
华池县文广局赵振龙提及,城壕乡已经于10月11日成立了保护小组,暂时确定张学武为保护员。又在化石点竖起了标识牌,以防不知情者对化石造成误伤。
但事情并没有尘埃落定。化石点目前尚没有经过权威专家的实地鉴定,究竟该如何处置相关方面也没有给出明确指示,网络引发的大批量关注也让当地喜忧参半。
为了有效地保护化石点,当地政府部门与长庆油田相关负责人协商,暂停了油井作业,这让双方都承受了压力。
石油公司损失严重,暂时尚未支付油井原址的征地资金,而油井暂停作业之后,也让原先“拦油”补贴家用的村民少了额外的收益,作为报料人的张学武便难免承担了一些责难和怨气。
张学武说起,本来油井往上冒油的时候,会有一小部分石油流到旁边的沟渠中,这些零散的油,石油公司是不管的,当地村民可以将它们拦上分离出来后卖给石油公司。油井停工后,村民少了这项收益,不少人都指责张学武“多管闲事”。
“一袋能卖一百多呢,现在没了,人家肯定会不满了。”张学武表示很能理解,但是心中也难免有些委屈,“这本来关我什么事么?我又捞着什么好处了?现在大家都在怪我怨我,到底谁能解决这个事?能不能快一点?”
家人在承受了很大压力之后,对他也不那么理解。当初油井钻探所征之地,正好为张学武的大哥所有,现在,征地资金到底能不能得到还说不准,也让家人有些不快。“幸好是大哥的地,如果是别人家的,我们现在还有安稳日子过么?”张学武及家人摇头叹息。
赵振龙表示,从去年开始,古生物化石已经划拨国土资源局管辖,文物局也只能做一些初步工作。国土资源局已经将搜集整理的资料上报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前来鉴定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但是,毕竟化石点报备的时间尚短,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
文/图 本报记者 岳超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野 实习生梁玉翠)伙同他人,假冒记者调查,以曝光为名实施敲诈勒索。3月26日记者获悉,杜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华池县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据指控,2012...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