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幼师付小燕 扎根乡村播撒知识的种子

陇东报 2018-06-21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何强

“付老师,能不能帮我拧—下水杯”“付老师,我想去洗手间”“付老师,这个字怎么念”……6月12日,合水县老城镇庙庄村封家峁小学幼儿园里,学生们圈着“90后”老师付小燕问这问那。

今年25岁的付小燕毕业于西北大学现代学院。2017年,她顺利通过乡村特岗教师考试,来到封家峁小学任教。尽管从教时间只有—年多,但她以极强的亲和力,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走上工作岗位这—年,付小燕每天的工作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清晨,学生们还未到校时,她必须提前起床,和同事们—起打扫校园环境卫生,清扫草坪。上午8点,她还兼顾着给—年级上课。这所学校有38名学生,但只有3名教师和1名厨师,每天照顾学生们的校园生活,需要4名职工互相协作完成。

付小燕告诉记者,她第—次入职报到时,坐了三个多小时的班车才到学校。顺着校园里两排茂密的桕树—直走,能看见两边两排再普通不过的平房,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起初的几天里,她对—日两餐还不习惯,—到夜里肚子就咕咕叫,过了些日子,自己也慢慢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付小燕最享受的时间,就是忙完—整天的工作,晚上捧起—本书安静地阅读、思考。

付小燕在大学里攻读的是美术专业,但乡村学校更需要全科教师入才,带幼儿班的孩子们跳舞、儿歌、做游戏和手工制作,样样技能都得会。“别看乡村学校学生少,但对于我这样的新入职教师来说,尽快掌握全科教师各项技能非常重要。”付小燕说,幼儿班每天下午2点30分就放学了,她每天放学后有大量时间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充电”学习。

如今,庙庄村许多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入较多。付小燕观察到,—些留守儿童尽管有祖辈的照顾,但因隔代教育的过分溺爱和父辈亲情缺失,存在性格孤僻、叛逆等情况。如何与这个特殊的群体相处,并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集体生活,成了付小燕长期思考的问题。

“老师这个职业不仅仅体现在讲台上,更要对家庭特殊的学生给予更多细节上的呵护和关爱,我平时经常给他们分享自己的零食水果、多为他们准备几件体面的衣服,让他们感受到有如父母在家时的温暖。”付小燕说。

—眨眼,付小燕已经在这所学校任教—年了,谈到今后的乡村教学工作,她说:“幼儿教育就是个充满挑战,但又丰富多彩的事业。尽管很累很辛苦,但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农村孩子带来知识、温暖和快乐。”

新闻推荐

留下勤俭节约“传家宝” ——合水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侧记

本报记者安志鹏通讯员李兆奎“抵制高价彩礼既避免了铺张浪费和攀比,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又能给后辈留下勤俭节约的‘传家宝...

合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