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无风险年底有分红收入有保障 固城乡“三变”改革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

陇东报 2018-06-18 01:07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政寰、何强)“加入合作社,自己不用掏—分钱,每年每亩地除了能收到600元的流转费外,年底还能额外领到400元的分红。”6月15日,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党支部书记杨平洲告诉记者,王昌寺村在脱贫攻坚中紧紧依托“三变”改革,全村的200户贫困户全部加入了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参与到蔬菜生产中,实现了生产无风险,年底有分红,收入有保障。

农村“三变”改革怎么变?变了以后怎么办?全市“三变”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合水县固城乡结合村域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把“三变”改革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以贫困户为主体、产业为平台、土地为纽带、企业为龙头、小康为目标,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

为了让“三变”改革惠及更多群众,固城乡紧盯富民强村目标,通过“建强班子服务产业、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党员示范引领产业”3种措施,对“懂技术、会管理”“缺技术、有劳力”“年老体弱、全家外出”3类群众,分别确定了设施瓜菜、高原夏菜、土地流转3种脱贫产业及增收措施,招商引进4户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村土地、资产和人力资源向产业基地集中,畅通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劳务输转3个分红渠道,让农民在收取租金和参与企业分红中实现股权收益。

产业选得准不准、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三变”改革成败和脱贫攻坚成效。按照“—村—业”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结合各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禀赋,固城乡在积极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王昌寺村、董家寺村以发展高原夏菜和乡村旅游为主,高台村以发展黄花菜为主,固城村以发展羊肚菌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

同时,固城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通过“资金变股金”来激活和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变“—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让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增长。截至目前,固城乡已引进江苏南通广蔬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多万元,种植连栋大棚蔬菜156亩、高原夏菜611亩;陕西联庄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开发建设固城川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1处;合水县蓬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100万元,新建花椒种植示范基地1处;合水县鑫庆丰黄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新建黄花菜种植示范基地1处。固城村羊肚菌种植项目和董家寺村观光采摘园项目正在前期筹备中。

新闻推荐

将陇东南实力作家推出去 ——访省作协主席马步升

□记者杨心雅马步升,甘肃合水人,生于1963年。1982年毕业于庆阳师专历史系,后毕业于北师大研究生院,主修文艺学。迄今发表...

合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