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美合水养生福地——合水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9-20 00:00 大字

巍巍子午岭

合水县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绿树掩映中的秦直道遗址可窥见古时秦帝国的强大

陕甘红军纪念园将成为承载合水革命老区红色记忆的一张名片

包家寨革命纪念馆映照出革命岁月的星星之火

黄河古象化石

合水县塔儿湾出土的宋代造像塔

本报记者梁萍通讯员高兴荣

合水县,地处我国西部、甘肃省最东端、陇东黄土高原上。这里,古代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纵贯南北,250万年前的黄河古象发掘出土,1600年的古石刻艺术独树一帜;这里,陇东地区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一枪全面打响,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天然水源涵养林子午岭绵延千里。

两条河流在此汇合,合水因此而得名。在这里汇合的不仅是两条河流,还有山有水,有色有光,有蓝天有碧树,有历史有文化。山川大地,自然人类,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合水,不仅是名称,也是文化的基因。“合”与“水”相和,就是融洽的“洽”,就是和合之美。全县辖5镇7乡,总土地面积 2941.79平方公里。

雄浑的高原风貌

距今250万年左右,合水属热带草原性气候,当时生活在境内的主要动物有长鼻类剑齿象、安氏驼鸟、犀牛、似双峰骆驼等。随着岁月推移,地表演变,生物进化,合水的自然气候逐渐演化为显著的温带特征。这里的地表经过百万年雨水冲刷和河流切割,形成了高原、沟壑、梁峁、山峦、河谷、平川并存的地理环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在979米—1682米之间。子午岭居中隆起,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形成东水东去、西河西流之势。岭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清新,林草茂密。

东北部为子午岭天然森林区,包括太白、蒿咀铺、老城三乡镇及太莪、固城部分地域,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子午岭支脉成指状向两翼延伸,勾勒出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山地特征。地表林木繁茂,数百条溪水绕谷奔流。旧志所称“太白春水”、“桃岭飞红”、“碧落霞天”、“鹿峡秋风”、“芦洲飞雪”、“寒岭梅影”、“直道林荫”等景观于今犹存。

初春鸟语花香,溪水竞流;盛夏锦霞飞渡,彩雉高歌;深秋岚雾锁岭,苍鹿跃涧;寒冬群峦负雪,松柏吐翠。诸多的土堡烽燧、魏寺宋塔,展示着古老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水库、湫泉如一面面耀眼的明镜,镶嵌在莽莽林海之中。环境清雅幽静,令游人流连忘返。

初唐著名诗人王勃曾到这里留下名篇:“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明代尚书张珩《子午道中》赞曰:“鸟声山谷应,涧道石桥通。野寺僧迎客,岩花盖覆红。”今人有诗赞曰:“岭头林海翻碧浪,葫芦河畔稻谷香。药材木耳白瓜籽,誉满九州销八方。”

太白镇山环水绕,风光秀丽,稻田如茵,鱼鸭满塘,被世人喻为“陇上江南”。这里林木资源丰富,主要有栎、杨、桦、松、柳、柏、榆、檀等28科40属70余种。动物资源有金钱豹、梅花鹿、黄羊、狐狸、野猪、獾、兔、雉等。野生中草药资源达150种以上。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糜、谷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白瓜籽、亚麻、葵花籽、荏等。在沧海桑田的演变过程中,子午岭天然森林经历了“人减林增,人进林退”的盛衰变迁,如今面积愈来愈小。位于合水的这片林区是黄土高原迄今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部分,它对调解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部属残原沟壑区,是子午岭向高原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占全县总面积的7.5%。地形以梁峁为主,山、川、台兼有,耕地占全县17.6%,其余为疏林地和草山,系农牧兼备之地,是造林的主要区域。

西南部为高原沟壑区,海拔在979米—1300米之间,总面积达700平方公里,店子、西华池、何家畔、肖咀四条大原和数十条小原分布其间,原面平坦,农田广袤,自然景观壮美秀丽。区内人口集中,农业发达,耕地34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糜谷、高粱、荞麦、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烟草、黄花、林果、蔬菜等。

璀璨的历史文化

在距今10万年前后,合水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先民们“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人文始祖黄帝东迁以后,其部族活动于子午岭一带,传说黄帝曾到固城向崆峒子问道,当地留有“天子沟”、“夫人洞”遗址。

夏商时代,合水属雍州之域,为义渠戎狄游牧之地。周先祖不窋到庆阳后,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相传,当年庆阳水苦,周人每日以18匹骡子到合水老城镇圣公泉驮水供其家族饮用。定祥一带,系周人开发较早区域,至今尚有“先有定祥,后有庆阳”之说。西周后期,义渠戎建国,筑城建寨,以为久计,固城系东部边界重镇。1958年曾在固城河中挖出一块石碑,上书“义渠国”三个大字,足可佐证。秦灭义渠后,置北地郡。大将蒙恬曾率30万大军,在子午岭堑山湮谷,伐木开路,修通了直道,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到了汉代,秦直道、汉北道、古岭道跨境北展,直达宁夏、蒙古;合富道西接泾川,东抵延安。直道县治设午亭子,居峻岭,扼山隘,总控四方交通。丝绸运输,穿境而过,信差往返,行人不断,驮畜为伍,商队如流。西华池、板桥、老城、固城等地,成为通商要衢: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亲征匈奴,18万大军,雄武过境。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昭君经太白沿葫芦河北行和番,在凤川留下了“昭君庄”遗址。

三国、魏晋时期,匈奴、羯、氐、羌、汉多民族共处,佛教兴盛,修建了干佛砭、张家沟门等石窟,促使民间雕塑艺术日益繁荣。在频繁的盛大佛事活动中,汉羌音乐融合,琴、筝、筑、箜篌、羯鼓等数十种乐器交响共奏。隋时,于固城置宏州,西华池置乐蟠县,轻徭薄赋,崇尚俭约,境内安宁,少有盗寇。初唐,于今老城镇增置蟠蛟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合水县。唐玄宗将太白曹家寺川赐于其弟薛王李隆业作为祭祀封地,当年的繁盛,可见一斑。

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谱写了合水人民勤劳智慧的业绩。境内仍存古城堡116处,古建筑52处,烽燧105处,石窟寺18处,古石刻369通,古生物化石点42处,古文化遗址168处,古墓葬96处,博物馆馆藏文物2939件:2004年建成的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合水县城北区乐蟠西路,占地38亩,建筑面积2911平方米,是一处仿明清古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集珍藏、休闲、娱乐、游览于一体,为合水增添了又一景观。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

合水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朴实的民族风俗,令中外人士向往。遍及城乡的刺绣、剪纸、雕塑、面塑、绘画、纸扎等民间美术,把人们的生活点缀得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故事、传说、谚语、寓言、歌谣等民间文学代代相传,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充满乐趣。

憨厚淳朴的合水人民,近年来围绕“秦直道要冲、黄河象故里、古石刻之乡、红二十六军摇篮、子午岭腹地”五张名片,突出“历史文化大观园、能源特产示范园、生态文化博览园”三园建设,正在努力把这颗“高原明珠”打造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第一县、黄河古象第一城、秦直古道第一路、子午岭养生第一都。美丽而神奇的合水将以崭新的姿态腾飞在陇原大地。本组图片由王维摄

新闻推荐

合水国税: 打造便民办税新常态

本报讯(通讯员方圆)为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打造“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常态,今年以来,合水县国税局创新完善便民利民办税措施,把春风行动融入国税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便民办税春风吹入...

合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