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庄木版年画
宗绪昌袁卫忠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艺术品类。年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它深刻体现了民间文化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民间审美观念。年画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在题材样式的选择上,都是有区别于其他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鲜明特色。它承载着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符合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充实了民众的节日民俗生活,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
宗家庄木版年画的产生经历了“趸买—移植—自创”三个阶段。宗家庄最早趸买潍县年画为宗有明一代,时为清道光年间,只在农闲、节庆时从事季节性贩卖活动。至其子一代,才从潍县杨家埠请来师傅教授刻版、印制技术,宗有明的三个儿子宗曜、宗昕、宗高分别创立了“北公兴”、“元吉”、“悦来”画店字号,虽然是照样复制,却为木版年画扎根宗家庄打下了基础。至清光绪初年,宗家庄木版年画随着本地画师的逐渐成熟,在移植的过程中加以创新,尤其是“线版”雕刻技艺远远超过潍县年画,同时又强化了画面的装饰性,大有“青出蓝而胜于蓝”之势。正当宗家庄木版年画日益走向繁荣之际,潍县木版年画却出现了生存危机。据谢昌一所著《山东民间年画》一书记载:“国民党统治时期是潍县年画的衰退时期,老一辈的画家逐渐去世,后继又无人,新的创作显著减少。这时相继出现的年画体裁有从平度年画中移植过来的带故事情节的‘窗旁’。在原有的‘横批’年画上也出现了一批带花边和锦地图案的富有装饰性的年画样式。”使潍县年画得以复苏,演绎了“徒弟”救活“师傅”的一幕。
宗家庄木版年画鼎盛时期,拥有“新盛元”、“公兴义”、“公顺义”、“公盛义”、“东新成”、“北新成”、“东增盛”、“西增盛”等字号30余家,附近的荆戈庄、邵家疃、双丘、倪家庄等村也纷纷仿效,办起年画作坊,平度城西关大街也出现了十几家年画店铺。当时年画品种约有300余种,画版1500余套。产品销往胶东各县及东北三省、朝鲜等地。解放战争前夕,宗家庄“天增盛”画店迁往青岛,以后又有多家画店前往,宗学钦、宗景深等艺人也多次去青岛刻版木制年画,这样,宗家庄年画在青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国初期,“公兴义”画店画师宗学珍,创作了反映日、德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日本攻打青岛》、反映辛亥革命的《攻打南京》和《湖北军事图》等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中央博物馆收藏。
宗家庄年画,有它的鼎盛时间,同时也有因受到摧残而导致衰落之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人民深受战乱之苦,衣食无着,生命不保,无心赏画,更无能力购画,致使宗家庄年画作坊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后,宗家庄年画又出现了新的生机,但十年动乱期间,大量的年画刻版及画样被当成“四旧”而付之一炬,令人痛惜不已。改革开放以后,有关部门为抢救民间艺术遗产,深入到宗家庄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搜集到画版150余件。1979年8月,有90余幅年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公开展销,受到中外客商的青睐。
现年76岁的宗成云,1997年,发起成立了“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着力于宗家庄木版年画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年画原有制作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将原有光纸印刷改为宣纸印刷,品色颜料改为国画颜料,精致装裱,高档包装,以焕然一新的品貌推向市场,产品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内外来宾,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曾拍摄过《宗家庄木版年画》专题片。2011年10月,宗成云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宗家庄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11月8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名单的公告》,其中,平度市宗家庄木板年画传承人宗成云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新闻推荐
“光影有约 残健共赏”文化助残活动走进平度 300余残疾家庭同看红色电影
300多个残疾人家庭共约500人共同观看了爱国题材影片《红海行动》。爱心企业给孤残儿童发放了助学金。文/图半岛记者...
平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度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