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和街道脱贫工作探索“永动机模式”

农村大众报 2016-07-19 16:07 大字

自今年3月份开始,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就开始多方借力,帮助该街道的4个贫困村和83个贫困户寻找脱贫方法。与以往单纯给予救助资金不同,这一次,同和街道探索的,是脱贫工作的“永动机模式”,即“1+N模式”。村庄可以借此获得持续不断的收益,贫困户则有了一条需要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而获得长久收入的途径。

对贫困户“因户施策”

“哪怕你修自行车修得比人家强,你都可以生活;哪怕你会修鞋,你也能正常生活。”同和街道办事处负责脱贫工作的副书记王磊常常用这样励志的话语激励贫困户。同和街道共有83个贫困户。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同和街道给出了“私人订制”式的扶贫对策。

根据调查,该街道的贫困户中,9户有养殖意愿,5户有种植意愿,10户有到企业就业的意愿,4户有创业意愿,其他户没有明确的意愿。3月31日,同和街道组织20家企业召开扶贫济困企业招聘会,企业提供了三百多个岗位,经过双向选择,如今有10名贫困群众到保洁公司、梨园基地工作,有3个贫困户开设了淘宝店。

“对于喜欢养殖的户,我们街道办事处公职人员每人借2000元给贫困户,帮他们买好4只羊,一公三母,这些羊由养殖场专门提供,母羊都是怀仔的,养殖技术由养殖场提供,不出意外,到明年年底基本能繁殖到将近20只。”街道扶贫办副主任杨洁介绍说。

7月8日上午,王磊一口气跑了6家企业。王磊告诉记者:“我跟这些企业沟通,是希望根据贫困户的不同特点,让合适的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对子。”

北华里村的贫困户卢旭军因需照顾老人,无法出门工作,在街道协调下,一家企业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由他在家加工石磨面粉,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全部采购进员工食堂。如今,卢旭军每天能磨200斤面粉,有了一笔稳定而持续的收入。

贫困村有了长期收入

根据青岛市划定的贫困村标准,同和街道共有石家庄、东埠、东三甲、大罗家4个贫困村,这些村庄没有产业支撑,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如何让贫困村拥有长期集体收入,成为了街道扶贫办人员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根据扶贫计划,青岛市每年拨给每个贫困村30万元扶贫资金,连续拨款三年,如何充分利用这笔扶贫奖金,让贫困村真正脱贫?经过多次研究,他们提出了“1+N”的脱贫模式。

街道办事处人员联系到了东侯家庄村和冠葡萄合作社,用扶贫资金购买了该合作社处于丰产期的春暖式葡萄大棚60个,并托管给该合作社经营。“大棚产权归这4个贫困村村集体所有,合作社每年支付给这4个村庄各5万元,双方已签订协议,期限是10年。期满后,双方再决定续签还是转让大棚所有权。这样,合作社有管理经验和销售途径,贫困村每年有了5万元的集体收入。”王磊介绍说。

从长远考虑,同和街道为石家庄、东埠两个村新建了智能化冬暖式葡萄大棚。再过两年,这些智能大棚将为这2个村每年带来5.6万元的收入。这是其中的“1”。东三甲和大罗家这两个村,街道分别投资为其建设了小型水利工程,小农水的产权归村集体。通过这种方式,这2个村每年又有至少2万元以上的集体收入。这是第一个“N”。另外一个“N”,是为村集体持续增收建立的“爱心水站”。在办事处牵线下,由海尔集团投资,这4个村分别安装了水站,水站由村集体经营,这又可给村集体每年带来近万元的集体收入。

扶赢不扶亏

上级的扶贫资金还没到位,但扶贫工作必须到位,王磊说,据他估算,截至目前,同和街道已先期垫付了近300万元资金用于扶贫工作。对于没有创业资金的贫困户,同和街道还发动了公职人员开展“借给贫困户2000元”活动。

但扶贫过程中,办事处有个原则,那就是“扶赢不扶亏”。曾经有个贫困村的书记找到王磊,想让街道把扶贫资金给他们村,村里用这笔钱买台农机来帮村集体脱贫。通过核算,王磊告诉他,买农机回报慢,还不保险。而街道给他们设计的路径,一年村集体会有5万元收入,连续10年,在这过程中,村集体还可以再寻找其他脱贫方式。经过这番谈话,这位村支书明白了,扶贫资金是真的用在了自己村庄的长远发展上。

记者了解到,按照办事处的设计路径,这些贫困村脱贫后,首先要做的是在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自我造血,形成良性发展。王磊介绍说:“有了集体收入之后,村庄将来怎么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新闻推荐

庭审还原纵火案始末

□记者薄克国高铭君报道本报青岛3月19日讯山东平度“3·21”纵火案在开庭审理半年多之后,今天上午在青岛市中院普东第八审判庭公开宣判。法院庭审还原了纵火案的始末。2006年至2...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