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规模海侵深度影响滨州历史发展进程

滨州日报 2016-03-04 14:09 大字

先秦时期渤海西南岸的海岸线变迁图(摘自王青:《山东北部沿海先秦时期海岸变迁与聚落功能研究》,载《东方考古》第3集。)无棣县大口河贝壳堤张卡

大汶口文化承继北辛文化发展而来,最早于1959年发现于泰安市宁阳县堡头,因与大汶口隔河相望,后来被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时间距今约6300-4600年。大汶口文化在海岱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在山东全省以及邻近的苏北、皖北、豫东地区都有发现。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滨州境内发现相对较少,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相对较晚,遗址数量较北辛文化遗址略有增加,主要有邹平丁公遗址、滨城卧佛台遗址、阳信小韩遗址、滨城秦皇台遗址等4处。

大汶口文化时期,滨州境内先民北上拓展到今黄河以北

大汶口文化时期,滨州境内的古人类经过2000年左右的不断开拓,其活动足迹终于由邹平南部山前丘陵地带拓展到今黄河以北的滨城,并越过徒骇河下游,到达阳信东南。

然而,滨州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数量还是较少,这一方面与考古工作做得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黄河淤积较深、地下水位较浅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渤海南岸盐碱程度较为严重,本就不太利于人类生存,这也就造成当时人们一般不会选择滨州北部作为居住地。更何况,自北辛文化时期开始,渤海南岸还发生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海侵事件,更是严重阻碍了滨州境内人类的进一步向北开拓发展。

3万年前滨州附近海平面约比今天低100多米 海侵在渤海南岸经常发生,在大汶口文化时期海侵之前,渤海南岸一带曾经形成一大片陆地。

据环境考古表明,在大理冰期顶峰时代,滨州附近的海平面大幅下降,3万年前约比今天下降了100多米,2.5万年前则下降到140多米。这时,现渤海、黄海和东海的相当一部分海域变成了一片辽阔的陆地平原,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南部陆地可相连。到了距今12000年前,大理冰期逐渐结束,气温不断上升,海平面亦逐渐上升。到了距今8000年前,气温已略高于今天。这段时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滨州北部的很多区域再次沉于海面之下。

这一时期,气候在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中逐渐回暖,从而引起了动植物群落的改变,也相应地改变了人类活动的内容:人们从以狩猎为主的取食活动逐渐过渡到渔猎和植物性食物采集并举的广谱型采集经济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有关对植物资源的了解,成为农业产生的知识基础。

大约在距今8500-7500年间的后李文化时期,聚落规模和人口密度还都比较小,农业生产也以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为主,人类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地的丘陵地带。 

在北辛文化时期,约距今7500-6100年前后,仰韶温暖期进入鼎盛时期,此时温度高于现在至少2-3℃以上。这一时期,人类在滨州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他们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从事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

在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阶段,大约距今6300-5600年前后,山东北部的气候依然湿热多雨,温暖湿润。在与滨州相临的广饶五村遗址曾发现了21种动物遗骸,其中有大量的楔蚌、丽蚌等野生蚌类以及鱼类、麋鹿等湖泊、沼泽动物。距滨州不远的泰安大汶口墓地还出土了许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扬子鳄、象、麋鹿等动物骨骼。

山东北部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这些动物骨骼和大量贝壳,充分证明当时鲁北平原气候仍然较为温暖湿润,降雨较多。这一时期的植被以阔叶树种居多,并含有少量亚热带树种,森林茂密、草木繁盛、湖泊众多,年平均气温仍比现在高出2-3℃,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相似。

渤海湾沿岸曾发生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海侵,侵入内陆数十公里

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大约从距今5000年前开始,气温开始小幅下降,气候较之以前也变得温凉干燥,降水也略有减少,以松树、冷杉、云杉为主的温性针叶林面积有所扩大,阔叶林则相对减少,但整体气候较今天仍较温暖湿润。

而在此之前,由于气温的长时间居高不下,渤海湾沿岸随之发生了一次有史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海侵,黄河和济水入海处沿岸普遍受到影响,海水向陆地侵入数十公里。海侵时间大概从距今7500年前开始到距今5000年左右结束。

据地质钻孔所获海相层分布和有孔虫研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海侵范围很大,海水向陆地推进得很远,在莱州湾沿岸深入陆地30公里,海侵一度到达盐山、无棣、滨城、广饶、寿光和昌邑一带,至大汶口文化末期,海水陆续后退。

考古发现的滨城卧佛台遗址、秦皇台遗址和阳信小韩遗址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分布表明,全新世中期最大海侵并没有到达卧佛台、秦皇台和小韩一线。通过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对海岸线、湖泊、沼泽地范围进行复原研究,发现此时的鲁北海岸线要比原来向前推进许多。

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大约4600-4000年前后,渤海西南岸的海岸线不断后退并趋于稳定,鲁西北沿海地带已基本成陆。龙山文化早期的气候环境与大汶口晚期阶段相比基本相同,到了龙山文化后期气温又有所下降,但较今天依然要高。

海侵对滨州产生了两大深远影响

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海侵对滨州当地造成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后果,一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无棣、沾化两地,直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一直都没有人类活动,即使现在该地的盐碱化程度依然很高。第二个影响就是形成了丰富的卤水资源,促进了制盐业的发展,进而使滨州在商代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文化大繁荣(第一次为龙山文化时期)。

渤海南岸一带是第四纪地质时期海水反复进退的滨海平原,地质基础是新生代的渤海构造盆地和第四纪的堆积盆地。滨海平原上有宽阔的海岸潮滩,滩面上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坑洼、潮沟和古河道,有些岸段为河口沙坝、沿岸沙堤等堆积体及其所圈闭的宽浅舄湖洼淀等。这种地貌特征为积水成卤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质条件。

再者,渤海沿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就是海平面波动幅度大,海陆变迁次数多,海侵发生频率高。在距今11万年以来的晚第四纪时期,至少发生过三至四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海侵,便发生在距今约7500-50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海水普遍侵入了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区。目前已被确认的海侵最大分布范围的古海岸线从无棣城东部、车镇、崔口→沾化城→阳信水落坡东→北镇(今滨城区)→博兴纯化、花官→广饶→寿光寒桥→潍坊寒亭→昌邑北部,经平度市新河和灰埠丘陵北麓,向莱州龙口滨海地带延伸。

约在距今5000-4000年之间,海平面逐渐下降,并在滨海平原成陆过程中产生了3-4次较长时间的停顿,发育成了多条以贝壳堤、牡蛎礁和舄湖洼地为标志的古海岸线,其中黄河三角洲渤海南岸至少有4-5条古贝壳堤,它们标示出了5000年以来古海岸线的迁移和成陆过程。在海陆反复进退过程中,一些海水滞留在滨海平原的低洼处,并逐渐成为地下卤水盐类物质的来源。

到了殷商时期,商王朝出于对海盐资源的渴求,开始不断强化对今滨州沿海一带的统治,并大范围地移民至此。包括滨州在内的河济下游、渤海西南岸地区也成为整个商王朝境内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并发展成为商王朝最稳定的大后方。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新闻推荐

建设美好家园 造福广大群众羊庄整治镇村环境促经济社会发展

...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