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解决“缺口”问题
近年来,青岛教师招聘人数一直保持高位,每年招聘2000人左右,虽然如此,许多中小学依然存在教师不足、师生比失调现象。今年“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青岛二中校长王先军提出的建议是“适度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实现良好师生比例结构,确保青岛市中小学校能够保持学校功能的持续、高效运行”。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青岛市中小学在校生也在不断增加,但新教师人数增长的速度远跟不上学生人数增长的速度,这直接导致青岛市许多中小学的师生比例失调,日常教学也受到影响,甚至只能依靠编外教师救急。为此,王先军建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适度增加教师编制数量,完善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及特殊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提升青岛市教育人才储备竞争力。
为此,王先军建议,为解决教师缺口问题,应盘活事业单位编制存量,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一线合理倾斜,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建议尽快掌握中小学学生变化情况及实有人数等信息,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数、实有人数、空编数以及拟调整教师编制数进行细致摸底、综合研判,在编制总量框架内,盘活空编存量,重点优先满足一线教师顺利入编,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基本解决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全面统筹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
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据了解,现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是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教师编制标准与当下教育生态存在一定偏差,已不能满足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的办学需要。为此王先军建议,应充分考虑城市化发展、在校生规模变化、中小学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等诸多因素,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实施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调整,优先保证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正常增长。对青岛市现有中小学校编制核定口径进行调整,从按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调整为按一线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教辅人员按教师核编总数一定比例的标准进行核定,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
作为“人才链”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好老师所能带动产生的“人才价值”有目共睹。调研多所中小学实际情况,王先军了解到,青岛市教育系统在全国高质量人才引进方面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竞争力不足。他建议,市政府高规格统筹各部门力量,从政策、福利、配套等高度综合协调,系统思考,制定青岛市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一揽子计划。调整目前教育人才引进门槛,改变重荣誉、轻业绩的引进导向,人才认定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重视综合评价实际能力和业绩的“含金量”。据悉,青岛市目前推进奇点计划,急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竞赛专业突出的特殊人才,为此他建议应制定专项政策,从全国全省都在激烈竞争的对手中抢占先机。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娜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 曾学锋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