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推广新技术,提升地下空间工程防洪能力

半岛都市报 2022-04-14 01:31 大字

青岛海利提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华委员介绍,他此次上会的提案是关于提升地下空间工程防洪能力。

李玉华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公共建筑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等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工程的洪涝灾害成为城市洪涝灾害的一种新形势。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中将“轨道城市”建设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着力提升城市地铁等地下工程防洪能力,消除因暴雨内涝导致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李玉华说,气候变化对城市地下工程防洪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目前部分城市地下工程防洪设计标准落后或规范时间久远,地下工程之间受淹风险差异性较大,青岛在这方面也存在有的项目设计规范标准低、采用防洪产品技术落后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现代城市防洪排涝要求,致使对防洪排涝措施不利。

“每到夏天,最常看到的就是把提前准备好的挡水板或沙袋靠人工搬运封堵在出入口,这种办法即耗人力又耗时间,反应速度慢,封堵效果较差,极易造成洪水倒灌事故发生。”李玉华说。

针对这种情况,2021年,鲁建城建字{2021}21号《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已经对城市地下空间防涝管理,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提升城市防汛应急抢险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李玉华指出,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市民防范能力。要制定落实《青岛市地下工程防洪应急方案》,地铁等地下工程管理使用单位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员工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还要提高新建项目设计要求,大力推广新型防洪技术的应用。”李玉华说,根据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总体部署中完善城市功能的目标,对老旧地下工程项目进行排查摸底,全面评估全市范围内易积水地段受涝风险,推行防淹门改造,全面提升地下工程防洪能力,通过补充建筑工程领域的防洪标准,提高地下空间工程的防洪要求,低洼地段的工程统一配置效率高、技术新的防淹门,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最后,李玉华指出,还要大力发展应用新型防洪技术及产品。目前上海、郑州、济南等城市普遍加强了新型技术防范体系建设,新型防淹门系统以其反应速度快、封堵效果好、智能化控制、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新闻推荐

聚集中考自招 下周末相约“云上问招” 中考自招热度持续升温,部分热点初中超八成学生备考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本周,市区中小学生回归校园。对初三学生而言,复课即是冲刺,2022年高中自招方案即将于4月20日发布...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