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飘,好戏来 青岛市京剧院复工,排练经典剧目《杜鹃山》

半岛都市报 2022-04-14 01:10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

“草木经霜盼春暖,却未料春风已临杜鹃山。”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岛城各文艺院团陆续按下“复工键”,青岛市京剧院的排练厅也传来了悦耳动听的京腔京韵。4月11日,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京剧院探访时看到,演员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复排《杜鹃山》这一暌违岛城戏迷近十年的经典剧目。

每场戏都要“排”三四遍

4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市京剧院排练厅内,看到演员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红色经典剧目《杜鹃山》。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青岛市京剧院演职人员已经全员在岗,台上台下,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丝不苟,为登台演出做好准备。院长巩发艺坐镇为演员们说戏,从唱腔到表情、从身段到舞台调度,都要求精益求精,几乎每场戏都要排三四遍。

作为京剧经典现代戏,《杜鹃山》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家住安源”“乱云飞”等著名唱段也是脍炙人口。《杜鹃山》讲述的是党从井冈山派党代表“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领导一支农民自卫军的故事,一句“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有雷霆万钧之势。巩发艺说,这次疫情不得已停止了所有的演出,但是京剧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停演不能停练,京剧是面对观众当场表演的艺术,台上的光彩靠的就是幕后不断的努力,京剧院现在拥有一大批各个流派优秀的青年演员,剧院需要为他们全方位搭建好平台,所以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复排优秀剧目,以戏代功。《杜鹃山》就是年度计划复排的剧目之一,该剧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人物众多,能够全方位展现演员的表演技艺和剧院艺术风貌。

岛城老戏迷提出“高要求”

1998年,青岛市京剧院就曾经复排过这部剧。2011年,又对道具、布景全面翻新制作,在全国各地演出三四百场,在岛城也拥有一大批铁杆戏迷。暌违近十年,这部经典大戏再次复排,对岛城戏迷有着特别的寓意,很多老戏迷专门来京剧院打听,“是不是我们以前听的原汁原味的《杜鹃山》?哪句念白、唱词出错,我们可都能听出来!”

岛城老戏迷的高要求也给青岛市京剧院的演员们带来挑战和动力。大家的排练热情都非常高,离开舞台40多天的演员们,把时间全放到练功上了。复排伊始,巩发艺带领着剧院业务组人员前前后后忙活了二十多天,从小范围坐排、读剧本、分析人物到说唱腔,“先给主演说,再进入群众演员……”

“很多青年演员接触传统戏比较多,对现代戏表演形式相对陌生。”巩发艺说,现代京剧追求画面的整体感,要突出主要角色也不能忽略群众演员,人物之间要随时保持互动,每个角色都需要在既定的环境中互相配合,同时现代京剧大都有大型舞蹈场面,如该剧中飞渡云堑一场就是集中展现群体舞蹈和武戏技巧,对演员有着极高的要求,“眼神、表情,包括手指的方向,都需要手把手去教。口传心授,这就是京剧艺术的传承,因为我们刚接触现代戏表演时,剧院的老一辈艺术家就是这么教我的。”

白入夙曾得杨春霞亲授

此次《杜鹃山》的复排以剧院青年演员作为首发阵容,女一号柯湘由京剧院张派青衣演员白入夙主演。接到柯湘这一角色,白入夙很激动,但紧随而来的就是紧张,“这出戏难度非常大”。在她看来,《杜鹃山》和传统京剧以及《红灯记》、《沙家浜》等其他现代京剧都不同,“在唱腔设计上突破了之前的现代戏”。

在经典电影版《杜鹃山》出演这一角色的演员杨春霞,是大家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扮演者,“师父王蓉蓉曾牵线让我去中国戏曲学院观看并学习了杨春霞老师亲授的‘乱云飞’选段,这令我受益匪浅”。

随着观看录像、揣摩人物的内心,白入夙对这一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柯湘是一个‘党代表’的形象,不光是一个单纯的革命者,她的经历和遭遇,与劳苦大众一样,更符合当时群众受剥削的处境”。此外,这出戏对演员的动作要求比较多,白入夙是文戏出身,武功基础相对薄弱,“这出戏的动作跟传统戏武旦、刀马旦还不同,更偏向于武生,‘才子佳人’柔美羞怯的感觉就不能有,我要把派别和传统戏的表演方式完全忘记”。白入夙每天下午都在剧场练功,“我相信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我们这行就是这样,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练习、背戏,演员的信心树立了,台上才能把角色演好。”

筹备现代京剧《新海港》

疫情停演期间,青岛市京剧院除了加强排练和练功之外,还创作了京剧协奏曲《出征》,将传统京剧器乐以及传统曲牌将军令、起霸、大开门等巧妙融合在一起,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巩发艺透露,复工之后除了排练《杜鹃山》外,传统京剧《奇冤报》《玉堂春》《杨家将》等也在京剧院近期的复排剧目之列,同时还为青年演员恢复排练了四五出京剧折子戏。在精品剧目方面,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为背景创作的现代京剧《新海港》正在进行剧本创作,该剧将全面展现现代化产业工人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

为岛城戏迷所熟知的青岛京剧院“小粉楼”排练厅去年年底升级改造后,变身实验性质,兼具传统艺术和时尚前卫的京韵小剧场,填补了青岛沉浸式体验专业小剧场空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回归。复工之后,青岛京剧院也在为京韵小剧场量身定做文旅演艺项目,“这次创作的是一部以崂山传说为蓝本的小剧场戏曲,计划做每周驻场演出,文旅结合,展示时尚青岛的元素,现在剧本正在创作中。”青岛市京剧院将精心打磨,期待正式开演时,将更优秀的作品奉献岛城戏迷。

新闻推荐

提高早期诊断率,让生命不再惧“帕”

本报讯帕金森病已被称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影响老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记者昨日从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