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纪念墙再添222个名字

青岛早报 2022-03-30 06:27 大字

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又有222位捐献者无私奉献了他们的器官或遗体、角膜,他们的名字已被永久镌刻到了红十字生命奉献林内的生命纪念墙上。 ”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今天是青岛市第七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身边的那些捐献者,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选择捐献器官、遗体或角膜,延续他人生命和奉献社会。目前,青岛市已实现器官捐献1086例,遗体捐献1088例,角膜捐献1771例。今天,让我们一起向捐献者们致敬。

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感人故事

从去年3月以来的捐献者名字,都在今年3月20日集中镌刻在了位于福宁园内的青岛红十字生命奉献林内,亲属及志愿者有了缅怀他们的地方。 “以往,我们每年3月30日都会组织捐献者家属、志愿者等举办集中缅怀仪式,今年受疫情影响,不组织集中缅怀仪式。 ”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

红十字生命奉献林内的纪念墙上,新添了222个金色的姓名,这其中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是他们及家人无私大爱的展现。随着多年的积累,红十字生命奉献林纪念墙上已经刻上了2000多位捐献者的名字,这代表了青岛市已经有2000多人奉献了他们的器官、遗体或角膜。这些名字中,有默默无闻的普通市民,有如九月、和和、小北等曾经被青岛早报报道过,我们熟悉的感人故事……

捐献数及志愿者数量连年增长

从1982年开始,青岛就陆续开展公民逝世后的遗体、角膜捐献工作,2010年,青岛市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城市。多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市红十字会系统与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创建“大爱无疆”捐献者信息平台,开通捐献登记网上通道,在各大医疗机构设置“九月爱心岗”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办理捐献手续。

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突出“九月天使”器官捐献工作品牌引领,发挥“大爱无疆”捐献平台作用,畅通捐献办理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扩大社会宣传;畅通捐献绿色通道,全年24小时无休,建立工作群随时调度、及时化解有捐献意愿的群众关心的急难问题;完善“大爱无疆”捐献平台建设,实现捐献志愿者、登记机构、接收机构、缅怀机构、捐献者亲属信息共享,提高捐献登记接收质量和效率,2021年新增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625名,比2020年增长16%。

2021年,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早报等单位举办“爱心永恒·生生不息”中国器官捐献日大型城市公益巨报展,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公开场所举办器官捐献主题巨报展,直接受众累计逾10万人。去年11月,青岛获得山东省内唯一一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宣传项目支持,举办“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主题海报展,在青岛市及各区市政府机关、大学校园、各大医院、社区等巡展;通过红十字基层组织和手机端开展线上传播,累计受众逾10万人次。

建立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器官捐献“青岛模式”,获得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的器官捐献数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每年都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青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青岛市有了国内一流的OPO中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以过硬的技术建立起了全链条的规范标准,他们通过努力,来承载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将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提高,让受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器官,更好延续生命,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被国内器官捐献界称为“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红十字会的宣传、推动和见证下,将潜在捐献者转到OPO监护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整的成体系平台,整个过程录音、录像、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每个环节可溯源,并且还要有完善的移植后患者随访档案。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这些捐献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他人,给了众多病患重生的机会,延续了他们的生命,这是生命的无私奉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组组长李志强说,青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发展快速,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无偿捐献体系建立并稳健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青岛的捐献数量也一直位居国内前列。随着这项公益事业越来越被大众了解并认可,越来越多人了解并接受器官捐献。

凝聚起人人奉献的新风尚

“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青岛市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一直保持全国前列。特别是近两年,青岛的百万人登记捐献率全国最高,也反映了我们青岛的城市文明程度高。 ”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韩黎宾说。

“最初,青岛市部分老党员、退休干部们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选择捐献遗体,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良好的捐献氛围。”青岛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张少芹介绍,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遗体捐献,医学院学生们上人体解剖课时,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也让他们将来站上手术台更从容自信。

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中,有了“九月天使”品牌的助力,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在生命的最后捐献器官,其实是生命的延续,让亲人的器官继续活在这个世界,让他人的生命得到延续。

有了捐献者的奉献,才有了角膜致盲者重见光明;有了捐献者的奉献,才有了脏器衰竭者家庭的重新圆满。青岛是一个爱的磁场,人人乐于奉献,有一种凝心聚力的伟大力量。文明青岛已经成为青岛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青岛人正凝聚起这座城市向上向善、人人奉献的新风尚。

“奉献的约定”感染整座城

为推动青岛市遗体捐献工作的健康开展,2004年,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民政局和爱心企业福宁园为捐献者捐建了缅怀场所“青岛红十字生命奉献林”,捐献者免费 “入住”奉献林,如今2000多位捐献者的名字被永久镌刻在奉献林里的纪念墙上,这里也成为捐献者家属缅怀亲人,城市文明实践活动的场所。从2016年开始,青岛市把每年的3月30日确定为全市红十字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纪念日,每年的纪念日都在这里举行大型缅怀纪念捐献者的活动,捐献者家属、医学院学生、医务工作者、器官受捐者、爱心志愿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纷纷参与活动。

2009年,青岛市红十字会挖掘资源,为沈福彭和束星北制作了“奉献的约定”雕塑,落成在“青岛市红十字生命奉献林”内。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雕塑落成题词“奉献后人、千年仰慕”刻在雕塑底座上。市红十字会在推动捐献工作中发现,有部分捐献者亲属离家远无法及时进行告别,部分捐献者亲属对捐献工作缺乏了解,2010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创立了“红十字生命奉献展厅”,确定展厅主题 “感谢生命馈赠,感恩无语良师”,供捐献者家属告别使用。

2004年,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引导下,青岛市志愿捐献遗体者之友志愿组织成立,为来自不同行业的遗体捐献志愿者提供交流的机会。志愿者们十多年如一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宣传捐献事业,开展长达十几年的服务、值守、巡岗和讲解工作。这个团队几乎是岛城志愿团队中平均年龄最大的,但他们在 “奉献的约定”“缅怀纪念日”“沿海徒步宣传”“九月天使岗”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年长、沉稳、可信的优势,无私奉献着自己宝贵的时间、精力、体力。近年来,又有青大附院“生命接力”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市立医院“急诊生命+”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青岛红十字大爱有声志愿服务队等爱心志愿团体加入,接力弘扬这份大爱。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新闻推荐

未来五年GDP力争突破6000亿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起点争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

本报3月29日讯眼下,青岛西海岸新区步入“两会时间”。29日,黄岛区(西海岸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西海岸新区...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