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疫时”焦虑 心理科专家支招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更容易焦虑 专家从三方面进行情绪支招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鑫鑫
疫情之下,焦虑恐慌在所难免。儿童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做核酸检测时、与家人的忽然分离时、居家上网课时、为了防疫无法外出玩耍时……面对这样的特殊时刻,家长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如何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的变化呢?为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科主任孙平为广大家长支招。
“家长首先要搞清楚,疫情下儿童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有哪些。”孙平介绍说,在面对一个环境事件的时候,儿童青少年会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包括对这件事的想法(认知)、感受(情绪)和之后产生的行为,有时候还会伴有一些身体反应,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具体分析,孩子面对疫情时可能会有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的表现。这时候,家长要明白,当孩子们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或挑战时,紧张不安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要及时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过于担心,自己其实是安全的,就算感到不安和紧张也没关系。可以通过陪伴、安抚、游戏、交流等方式进行放松。另外,可以鼓励孩子们观看新闻报道,更客观地了解目前的防疫情况,避免过度恐慌。需要注意的是,观看过程中家长应尽量陪同,一起观看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在接收这些信息时的反应程度,及时限制、引导、解释、沟通,避免孩子陷入不必要的恐惧。
有三种特殊情况需要格外注意。孙平强调,一是核酸检测时。面对全面武装的工作人员,对孩子来说,比不适感更令人不安的是恐惧感。家长应向孩子解释,之所以进行核酸检测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传染病,而工作人员之所以全副武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病毒感染。提前告知孩子核酸检测的流程,甚至可以通过“过家家”的游戏方式来教孩子如何勇敢、放松地完成采集过程。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看到一些家长或其他孩子顺利配合完成采样,从而减轻他们的不安。而当孩子完成采样的时候,家长也应当鼓励他们的勇敢,给一个大大的拥抱与小奖励。
二是与家人分离时。疫情期间,父母可能需要前往抗疫前线,或因防控需要无法回家。面对亲人的忽然分离,孩子们可能表现出不解、不安等情绪。“此时,有的家长会选择用谎言安抚孩子,但这往往会加剧孩子们的疑问以及消极情绪。相反,家长应该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家人离开的原因,如去哪里、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之后谁来照顾他们以及接下来的生活会如何安排等等。”孙平补充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亲人保持联系,孩子看到了家人,情绪自然就能平复下来。”
三是居家上网课时。孙平分析,疫情对学生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居家上网课。如果孩子需要长期线上学习、不能正常外出,保持正常的作息习惯会变得有些困难。这时,家长要多向老师汇报孩子的学习进度、获取补充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增加与同学的交流。原先的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是进行游戏、社交的地方,居家后,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相对孤独的生活方式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焦虑。因此,孙平告诫广大家长应多抽时间陪孩子,适当鼓励孩子与同学们进行线上交流,以便于探讨彼此的学习及生活心得。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增加在社区内的室外活动,以及和邻居小伙伴的互动,这些措施都能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新闻推荐
她攒下衣装价值百万,真有“戏” 戏曲容装师揭秘:京剧戏服沾水就废,想要化好装必须先懂戏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朱佳鑫攒下价值百万的衣装,是什么感觉?对于戏曲容装师张帆来说,这是财富更是巨大压力,让她...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