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享”文化盛宴以诗意接驳远方
3月23日下午,由市南区文化馆推出的“青文驿云微课”更新了最新一期的书法微课堂,青年书法家孙双带领大家共同书写颜体楷书“勇猛精进”四个大字,五分多钟的课程,上线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点击量过千,而这也成为近来一段时间“云享”文化盛宴极具人气的体现。受疫情影响,青岛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相继暂停开放,但文化服务却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色,丰富的在线活动内容满足市民不同的文化需求,让大家共享获取文化和知识的便捷——以诗意接驳远方,春天必将到来。
足不出户“云享”特色课程
青年书法家孙双主讲的书法微课堂是市南区文化馆“青文驿云微课”系列之一,共计10期,陆续上线。视频中,孙双变身主播,以讲解、演示等形式展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云微课’的受众,可能对书法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更偏向于普及性的讲座。”孙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规划网课内容的时候,她也有着特别的考量,“一方面,想让大家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比如笔墨纸砚、历史传承等;另一方面,在技巧、技法方面以实用性为主,毕竟网课时长有限,很难像日常课程那样精细,从一笔一划开始教授,而且这样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很难坚持。 ”
从最新上线的课程来看,五分多钟的时长,营造了一种颇具传统韵味的书写环境,镜头逐一扫过文房四宝,全景呈现的书写过程,以及特写部分的重点聚焦等,节奏不疾不徐,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孙双表示,如此短小的一个视频,可以满足大家的多种需求,“比如想要跟着学的,可以提笔效仿,一堂课下来就是一幅小的作品;暂时不方便动笔,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短视频来看,不论是书法美感的体悟,还是讲解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
除了书法课程以外,“青文驿云微课”涵盖了舞蹈、普拉提、花艺、书法、油画、古琴、烘焙、烹饪、茶艺、咖啡等10多个门类100多节系列课程——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由线下转到线上,以线上视频培训的形式开展文化艺术普及,岛城市民在家也能体验优质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对此,市南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定位之一。“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文化活动按下暂停键,但闭馆并不意味着文化服务也停止了。走上云端的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开启了文化服务的新场景,把人才资源与网络传播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文艺专家、文艺骨干精心录制课程,推动微课视频精品化,都是微课从云端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 ”而此举也受到了岛城市民的欢迎,“实现了坐在家里就能享受专业教师指导的待遇,这对于我们文艺爱好者而言是一项巨大的福利。”诸如此类的留言也让群文工作者干劲满满。
名师大咖助阵唱响诗意春色
与上述提到的普及性云微课不同,前不久一场“书式迎春 静待花开”线上诗歌分享会则让诗歌爱好者们在诗意中感知到了春的讯息。本场诗歌分享会由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中国海洋大学一多诗歌中心主办,市南区图书馆承办,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于慈江教授主讲,这位平日里只在文学院授课的高校老师走进了线上读书会,以饱满的激情和跨越时空的姿态,为大家领读诗歌经典——从中国古诗词到近现代诗歌,从中国诗到外国译诗,重点诵读并解析有关春天的诗句,带领大家感受诗的唯美情怀与意境。“远方很远,远在天边和地平线,远在心田和不可测之间;远方不远,就在当下和眼前,就在花蕊和树巅。诗即远方,反之亦然。 ”正如于慈江教授所言,高高在上说些不疼不痒、不咸不淡的话很容易,而踏踏实实做基础的诗教与普及不仅是极其必要的,也是极其艰难的。 “人们在奔赴心之所向的生活的路上忙碌得直不起腰来时,诗歌至少能起到抱慰和温抚的作用。 ”
为了准备这场线上诗会,于慈江教授制作了200多页的PPT,因为时长所限,不得不删减到138页,为了能够将更多的内容讲授给线上诗友,于慈江教授还刻意将讲课的语速加快了一倍。而这样一场于特殊时期举办的线上诗会,也让于慈江教授本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诗意”,“一场讲座从晚上7:00持续到了10:30,不论是成人诗友,还是刚刚开始学习写诗的小学生,他们的参与热情令人盛情难却,不论是诗作的水平,还是对谈时的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慈江教授表示,“活了小半辈子,只剩下两个念想:一是勤于笔耕,尽可能多地留下点可供人玩味的文字;二是把自己全部的质量、所有的光和热都倾注到年轻的学子身上,助力他们成为好一点儿的人。与其说这涉及功德与传承,毋宁说既然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总得摔出一个响儿来,在注定普通的生活中,寻找一些目力可及的意义与价值。 ”而此次诗会,无疑也成为他诗意人生的另一重表达与注解。
新闻推荐
发病隐匿,部分患者无症状或不典型极容易漏诊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