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发现,地下之宝

半岛都市报 2022-01-10 01:08 大字

在海泊河的流淌中,曾有一个插曲,有殖民的痕迹,也证明了这条河流隐藏的价值。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日本人,利用海泊河水源,建造了一座温泉,在当时名噪一时。

至于他是如何发现这处温泉的,有着不同的说法。于向阳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海大的沈教授给他讲过温泉的来历。这个版本的日本人叫钱三孝一郎。他说,谈到吴家村的日本温泉俱乐部“海泊温泉”,还得从每年台东镇的玉皇庙会说起。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许多日本人拥进青岛开办企业,也经常参加庙会,“有一个日本人名字叫钱三孝一郎,他精通汉语,多年在青岛经商,这天在庙会上看到一个农民在卖萝卜,那萝卜皮是绿的,心是红的,圆嘟嘟的,格外可爱,他买了一个,觉得色、甜、脆、香俱佳,就和卖萝卜的农民交谈起来。得知农民的萝卜是在自己地里种的,由于水质好,所以萝卜格外甜美。精明的钱三孝一郎跟着这位农民来到他的地里,发现地中心有一个坑,泉水不断从坑里涌出,汇成一条小溪,浇灌着这片土地。钱三孝一郎把手伸进水中,发现很温暖。他暗喜在心,回去后就通过各种手段强行迁走了这里的农民,租下了将近三万平方米的土地,盖上了房屋,修建了高高的院墙,拉上电网,在里面建设水塔、游泳池、马厩、客房。这样,在1927年专供外国人洗澡疗养的海泊温泉正式开业。据记载:这股温泉水质很好,对各种皮肤病也有疗效,泉水很旺盛,水温可高达40摄氏度”。

而1989年出版的《青岛文史资料》中,记载了蒋次文口述谢恩光整理的温泉故事,这个版本的日本人叫浅坂孝一郎,是日本居留民团的负责人,他在吴家村的一块菜地上搭帐篷,经常在这一带猎鹌鹑,到市场上去销售。1927年,浅坂孝一郎路过南河时,发现居民刘永源浇灌菜园的水源呈现粉红色,他感觉很奇怪,便装了一瓶水带到大窑沟市场,遇到一个人患皮肤病,他用水给对方冲洗了几次,竟然痊愈了。浅坂孝一郎立刻租下了刘永源和周围几家农民的土地,围绕着出水井3万多平方米的大片土地,顺着挖掘,挖出了不少砂石,便修砌好水井,建造了浴池,命名为“海泊温泉”。后来,温泉被墙围挡起来,墙内盖起了两层楼房,山墙上写着招牌,这座温泉的名声不胫而走。后来浅坂孝一郎又建造了十余间平房,辟作酒吧间和厨房专做熏烤鹌鹑名吃。他还雇用了吴家村两人做帮手,一个姓王,一个姓吴,据两人传出,这里还成立了一个“猎友会”的组织,供来往官员打靶取乐。蒋次文当时是照相馆的摄影师,曾应约为他们拍过照。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王姓村民后来在纱厂当职员,工人罢工前夕,浅坂孝一郎曾对王某说:“厂里要出事啦,你明后天别去上班啦!”后来果然工人罢工,日本人疯狂镇压。由此可见,浅坂孝一郎绝非一般日本人。

浅坂孝一郎撤回日本后,愤怒的吴家村群众把温泉的建筑夷为废墟。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浅坂孝一郎的亲属还曾来到吴家村寻觅旧址,“当看到昔日建筑及院落已化为一片绿野时,不由得放声大哭”,他们曾找到日本当局准备重建,但是经过四处考察,没有找到泉眼,温泉已断流,是因为爆炸堵塞了泉路,只有失望而去。

“为此事,在1985年,年近九旬的海大老教授沈老先生对我说,经过多次考察,发现温泉尚在,该泉眼的位置在延吉路市图书馆的旁边,有一个集体企业汽车修理厂,那汽车修理厂洗车用的那口井就是当年的泉眼,那井中泉水温热,寒冬腊月仍然热气腾腾”,于向阳先生说。

新闻推荐

一起穿过岁月忆年味 跟着讲述者“穿越”时光看看祖辈们如何过年

以前过年时长辈们围在一起做馒头。半岛全媒体记者张雷(图由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王健盛,土生...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