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琳:海洋文化的当代表达

青岛晚报 2021-11-29 06:22 大字

当影像创作遇见当代艺术,可以综合戏剧、动画、装置等多门类艺术,成为实验性的各种媒介形式,从而带给观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震撼以及思考。

“致力于实验影像和当代艺术的跨界创作与教学。”90后的青岛艺术家崔琳琳,是导演,也是策展人,还是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讲师。从中学就认定自己要走艺术道路的她,从清华美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学成归来,就在家乡青岛寻找海洋文化的当代影像表达:“融合影像、艺术、海洋元素,打造出青岛标签。”她相信年青一代的青岛艺术家会不断涌现创作热情,把这种融合不断推进下去。

1艺术家之路,不断升级创作理念

“我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自己要做艺术。”崔琳琳是家族里第一个学艺术的人,当初选择考入青岛六中学习美术的时候,家人很不解。“我很坚持!我想做自己热爱的,做一辈子的事情。”那时候,崔琳琳很喜欢动漫,喜欢看几米,喜欢看宫崎骏,“我就想创作动画乌托邦,而电影是造梦者,我就想造这个梦。”

崔琳琳很快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信息艺术交互设计,“说明白点就是新媒体影像专业。”大学期间,崔琳琳一直热衷研究做二维三维动画,也涉猎剧本、摄影等专业学习创作。同时,崔琳琳还坚持架上绘画以及在雕塑工作室做雕塑装置。“很多导师会带给大家最新的艺术理念。”那时候她就慢慢有了艺术思维的概念:“用艺术媒介不断创新。”崔琳琳在制作动画的同时,会把三维软件建模用转化为雕塑实物,“更强烈地表达要用雕塑来展现。”制作雕塑实物往往用夸张抽象的表现手法,“实物的感官刺激非常直接。”崔琳琳总结自己创作主题风格比较跳脱。“大家觉得我比较乖巧,人比较温柔,作品也会是这种风格。我更希望我的创作有爆发力,让观众接收的第一感觉就是冲击。”

崔琳琳在大学毕业时制作了一个充满爱的动画短片,但还是“迷茫自己到底要什么风格”。这个问题随着继续求学,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研读硕士的时候,终于解决了。

“很酷的银发奶奶”导师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她告诉崔琳琳,要在生活中提取自己的思想,思考真正喜欢的创作,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在创作方法上,崔琳琳也开始重视艺术调研,“做一个主题不是冲动而为,而是长期深刻剖析自己之后的决定。”同学中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崔琳琳的创作想法。而艺术调研最终带给艺术创作者的是“源源不断的灵感”。崔琳琳比较,国内学习更关注成品结果的完美,当时就想找到自己的更多风格,越是急于找风格越难找到;国外学习则关注创作发展过程,风格就自然显露出来,很快就形成了。

2明确创作主题,打通多种艺术界限

“女性潜意识”是崔琳琳确定创作风格后的一个重要创作主题,从硕士毕业作品开始,她就在表现女性不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她很自然地想到了水元素的运用。在系列版画、书籍设计中,崔琳琳把女人每个阶段的状态,用跳水、浮水等不同形式展现,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还制作新媒体视频:女人以主观视角浮出水面,对观众进行凝视。“让女性观众慎独思考,这是一个交流过程。”女性潜意识的主题,崔琳琳在后来又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延展,比如在青岛市雕塑馆展出了影像互动装置,把影像作品投射到“餐盘”中,观众通过“点菜”选择不同影像观看,从而启发大家思考“女性主题”。

2014年学成回国后,崔琳琳曾有一段“体验生活的创作时期”。她做过系列纪录片《蓬莱》总导演,也跟随团队进入内蒙古的草原深处,担任长篇剧情片《最后一战》电影副导演、美术指导……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讲师,把目标定位为“致力于实验影像和当代艺术的跨界创作与教学”。

崔琳琳在校内教授《实验电影》《新媒体影像》《当代艺术》《创意广告》《美术造型》等课程,她用理论和实践,带着学生一起打破艺术界限,“学术界的自由表达,可以充分把思路创作方式打开。”崔琳琳会思考,什么形式可以跟商业结合更好,什么形式可以在艺术展映表现更好。在校内外,她策展的多个艺术影像展,带着导演系学生在新媒体影像方向做了多种尝试。

崔琳琳自己还进入了时尚视觉艺术的创作。2020年开始,她制作了系列艺术挂毯,“更鲜明鲜亮的时髦视觉风格,特别受年轻人的喜欢。”崔琳琳说她在探索年轻群体对于艺术作品的喜爱和方向。同时,崔琳琳认为挂毯的材质让人有亲近感。架上绘画甚至雕塑,人们都不敢去触摸,“触觉,是观众的体验从手到脑到心的过程。人们触摸挂毯,容易引发愉悦,引起思考。”

3打造青岛标签,以当代影像为媒介

从小生活就受到海的影响,而每次从外地归来,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海风和海腥味”,会让崔琳琳感受到一种连接,一种能量。所以,崔琳琳一直在创作中寻找青岛海洋的元素。“我卡住了很久,一直想提取不同于大家的感受,属于我的感受。”

读到诗人夏宇的诗集《脊柱之轴》时,崔琳琳在诗歌语言中找到了灵感,她决定寻找大海的脊柱,探寻海洋元素与自己的连接。她在青岛海边寻找大坝、寻找海岸线,让演员背负金属骨骼,一步步走向大海,拍摄完成了《海的骨骼》影像作品,“骨骼是支撑,是深海和我的连接桥梁。就像诗歌里说的,骨骼一节一节,不断延伸到海的深处。这是原始的情结,也是对海的思考。”确定了青岛海洋系列创作的主题,崔琳琳后期还准备做《海的血液》等,“以骨骼为支撑,去扩散这种情结。”

《海的骨骼》在2021青岛国际艺术年展“涾声为纳”青年艺术影像展中展出,策展人崔琳琳和她的学生以及青年艺术家的发声“随着潮汐奔来,在沸腾的海水中翻涌着创作的生命力”。展映作品融合了电影语言和当代艺术的各种艺术媒介,以装置、纪录、行为、戏剧、动画等形式,呈现影像的实验性和与时代进程的关联性。“我们打造沉浸式叙事性的空间,希望跟随新锐青年导演们的思潮,“以海为引,召唤你的内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贾小飞摄影柳栋

新闻推荐

一事全办群众少跑腿多办事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城阳区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