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让“暴心”男孩重新学会走路

青岛早报 2021-11-16 05:41 大字

还记得“暴心”男孩强强(化名)吗?一年前几度面临生死一线的他,如今怎么样了?一年前,9岁男童强强因“呕吐、精神差2天”从外院紧急转到青岛妇儿医院,就诊途中心跳呼吸骤停,被收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川崎病、心源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重症肺炎等。经青岛妇儿医院数十科室通力合作,与死神长达30天的“拉锯战”,在强强出院的那一刻宣告阶段胜利。而漫长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

康复治疗有系统化方案

很多疾病的救治成功,并不意味着生活回归正常。有些重症患者连独立行走都是奢望。就像强强,以前的他活泼好动,但大病初愈后,运动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独立翻身、坐起、站立和行走。左下肢部分肌肉缺失、肌肉萎缩等情况,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及精神心理状态。如何提高强强的生存质量,成为医护团队关注的焦点。

青岛妇儿医院康复科“接棒”后,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和评估,针对强强心脏功能、运动感觉功能、左下肢皮肤护理等问题制定了康复目标及方案。

训练强度遵循患儿特征

“强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肌肉萎缩、肌力落后严重,需要强化肌力及耐力训练,但由于孩子心肺功能受限、营养不良,根本不能耐受高强度的康复训练。 ”专家介绍,康复科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和治疗方案,在积极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逐步摸索孩子能够耐受的训练强度。在康复人员的帮助下,训练时同步监测着强强的心率、呼吸、面色等,通过床上的呼吸康复、心脏康复、耐力训练,心肺功能及耐受性逐步改善。

随后,康复科团队调整训练强度,循序渐进,进一步强化肌力训练、床椅转移、步行训练等,逐渐实现孩子床上活动无障碍,再到床上至床下活动,量身定制矫形支具重建下肢生物立线,辅助立位行走。犹如1岁大的宝宝蹒跚学步,一步、两步……强强迈得越来越稳,走得越来越远。

现在,经过半年多康复治疗,强强一点点在进步,心脏指标和运动功能已恢复正常,可以轻松上下楼、连续蹲起,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对曾经命悬一线的患者来说,这是个奇迹,也是勇敢顽强的孩子、坚持不懈的家长、业务精湛的重症康复团队和医院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提醒:随着重症医学建设和发展,各种儿科危重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因此导致的功能障碍患儿明显增加,康复需求日益增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自2016年开始与PICU、NICU、骨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合作,以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陆续开展了儿童危重症患者功能评定及重症康复工作,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效预防了骨关节变形、减轻了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新闻推荐

老人摔倒扶不扶?她毫不犹豫扶了

早报11月15日讯11月9日上午,青岛南京路上,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26路线驾驶员金红礼让斑马线时,发现一位七旬老人不慎摔...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