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落地“海绵”吸八成
进入雨季,青岛连绵的雨天多了起来,经过几场雨水的洗礼,岛城除了拥有洁净空气外,市民走在大街小巷内会发现,多数路面干净整洁,没有留下积水。“内涝不见,雨停路干。”近年来,海绵城市对市民来说已经不是新鲜词,岛城也通过建设海绵城市,逐步让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水循环体系。
李沧区作为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有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海绵试点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三部委海绵城市试点验收考核,在同批14个试点城市中成绩位居第二,获得国家奖励资金1.2亿元。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李沧区城市品质提升的一张闪亮名片。
公园雨后无积水
日前,连续几场降雨过后,在李沧文化公园,市民刘先生正抱着小孙子出来遛弯。“以前遇到下雨天,这边根本不能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到处积水,无法行走。 ”刘先生说,现在这里可是大变样,就算下再大的雨,公园里也没有积水,不会影响大伙每天的娱乐活动。
记者了解到,5年前,李沧区成为青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根据市民诉求,李沧区将李沧文化公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改造项目,根据对现场地形的勘察,提出了“山体控制、旱溪导流、水体收纳”的设计思路,对园区进行综合设计。改造没有砍伐园区一棵树木,既保留了承载市民记忆的公园设施,也极大地改善了园区的自然景观和休闲环境。 “为应对每年汛期降雨量增多,采用生态陶瓷透水砖、透水沙地、普通透水砖等多种透水材料,进行雨水渗、蓄组织;同时,园区水体作为雨水径流组织的末端调蓄设施蓄存雨水,用于园区内部绿化浇灌使用,溢流雨水通过暗渠等排入大村河。 ”相关负责人介绍。
老旧小区“换新颜”
在李沧区楼山街道翠湖小区北湖,部分居民正带着孩子沿着湖边木栈道散步,最近几场雨过后,湖水又稍涨了一点,增添了许多生态的味道。社区居民王女士感慨道:“海绵改造让这座老旧小区的环境大变样。 ”翠湖小区位于李沧区楼山南麓、唐山路以北,由107栋多层建筑组成,是青岛单体最大的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工程。
“翠湖小区改造后,增加透水铺装4.3万余平方米,整治绿化面积约8.6万平方米,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约2.5万平方米。 ”李沧区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改造,翠湖小区消除了积水内涝、管道冒溢、雨污混接、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同时,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科学合理地蓄滞雨水,让小区的基础设施和景观效果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场雨落地,‘海绵’能吸走八成多,足可见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 ”
据介绍,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的结合,既解决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的问题,又可以调节微气候、改善人居环境。
观察
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多赢工程”
记者了解到,通过控源截污、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李沧区对楼山后河、板桥坊河、大村河、上王埠水库、文昌阁水库等进行了全面整治,李沧区楼山河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李沧区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改造公园绿地共21个,打造了十梅庵公园、楼山公园、牛毛山公园、沧口公园、李沧文化公园、上王埠中心绿地一期、上王埠中心绿地二期等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园,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整治和水系治理覆盖试点区全流域,形成了试点区蓝绿交织的生态安全屏障,缓解了青岛城区热岛效应,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李沧区还对88个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采用1+N的模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解决老城区停车泊位短缺、排水管网不完善、绿化休闲设施偏少以及河道水系水质不稳定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将海绵建设与功能提升相融合,切实争取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好事办好。改造后的小区基本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同时小区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改善了传统城市开发模式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小区居住环境,也使得周边的土地价值得到了增加,带动了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与土地升值,实现了政府、开发商和城市居民三方共赢。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李彦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身体健康、心态阳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5...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