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呼救背起医疗箱说走就走 有39年党龄的乡村医生赵玉梅50余载初心不改 行医足迹遍布王哥庄
近80岁的赵玉梅是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名人,是一位有着39年党龄的乡村医生。当年毕业后,她主动放弃进城工作的好机会,选择回到医疗资源落后、条件艰苦的家乡悬壶桑梓,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50余载初心不改,她的行医足迹遍布王哥庄,成为远近妇孺皆知的好大夫;她不负信任,亲手迎来数千个鲜活小生命的诞生。
将青春献给医疗事业
1960年,17岁的赵玉梅从崂山卫校毕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留在县里工作,而她却主动放弃了更好的机会,选择回到当时医疗环境和设施都比较落后的公社卫生院工作。1961年,她又报名下乡支援农业第一线,先后在浦里和常家社区,干起了赤脚医生。就这样,在这片土生土长的热土上一干就是50多个春秋,从青春少年到古稀老人,风雨无阻的行医足迹遍及周边十几个社区,将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医疗事业。经年累月的坚守,在她看来是一颗医者的仁心,是自己始终践行的人生信仰,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1965年,赵玉梅又多了一项工作——接生员。“接生事关两条生命,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环境都让我有顾虑,一开始我一直没敢接这项工作。”经过大队领导多次谈话,做思想工作,最终她一咬牙接下了这项重担。随后她被举荐参加县级接生培训,“为了参加培训,我撇下了刚出生不到百天的闺女和3岁的儿子,那时候离家几天挺舍不得孩子。”归来后,赵玉梅认真谨慎,继续虚心学习,很快工作就得心应手。此后30多年的接生生涯里,她接生了数千个新生儿。“周边十几个社区三四十岁的人中,大部分都是我母亲接生的。”他的儿子自豪地说。
翻山越岭昼夜问诊
无论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还是风雨交加的夏天,即使月朗星稀、夜深人静,只要一个电话、一次敲门,赵玉梅都会背起医疗箱说走就走,翻山越岭及时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她从没因为在严寒酷暑中出诊而抱怨,也没有因为起早贪黑而后悔。“人生病不分时间,更不分天气。有时候一晚能出诊好几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候刚端上饭碗,就被人叫去;就是除夕夜也没清闲过,好几次都是刚下上饺子,就被叫去接生,回来饺子变成了疙瘩汤。”赵玉梅笑着追述往事,她的从医经历里没有惊心动魄,只有细致入微、润物无声。
在从医的50余年里,赵玉梅不忘初心,坚守情怀。曾有人问她,这么没日没夜工作图的是什么,既没有高收入,也没有好待遇,她坚定地说,“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医德、一个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
儿女们以她为榜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赵玉梅与父老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爱着这片用双脚丈量过的热土。多年行医岁月里,她以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守护着大家的健康,赢得一致称赞。1988年,她获得青岛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赵玉梅敬业爱岗、担当实干的赤子之心,深深影响了家人,儿女们以她为榜样。大儿子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被推选为居民组长,几十年来,发化肥、发农药,宣传党的政策、政府及社区的通知,为民服务在一线。大儿媳继承了她的衣钵,是社区卫生室的负责人。二儿子被推选为社区支部成员,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张译心
新闻推荐
早在1995年,我国就开始实行食盐加碘政策。但到了今天,却出现了吃无碘盐更好的说法,超市里也逐渐上架各种无碘盐。今年5月15...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