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缆匠人闯关路,大国品质耀中华
通讯员黄岚
从天空刚泛白,到月明星稀,周光耀在实验室度过了废寝忘食的500多天,终于研发出能保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的伞绳。与绳缆后整理事业打交道的15年中,周光耀的发明应用领域从太空绵延至深海,让闪耀中华的大国品质赢得举世瞩目。
去年7月2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在这一激动时刻的背后,有着许多技术难关:探测器从130多公里的高空进入火星大气层时,速度高达5.9公里/秒,为了安全着陆,必须保证7分钟之内时速降至0。这7分钟是所有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难度最大、失败率最高的环节,目前国际上共进行了19次火星着陆任务,11次均败给了“7分钟”。
决定着陆成败的关键技术便是着陆伞绳能否扛住高温、重压和其他难以估量的冲击力。2018年11月,这个课题的攻坚任务落在了青岛华凯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周光耀的身上。
虽然参与技术攻关的绳缆曾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经验丰富,但周光耀还是倍感压力。他和团队试验了1000多种绳缆,对于每一种纤维的延展性、断裂强度、耐高温、耐高压等试验数据进行了精准的记录和分析。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周光耀没有灰心,而是及时总结失败原因,探索出撬开“拦路虎”的新路径。
历时近两年,周光耀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一款特种弹性绳索,圆满完成火星探测器着陆计划的地面试验,并获取了精确稳定的实验数据。
与此同时,考虑到着陆器降落伞采用传统的伞绳连接方式在降落时强力损失高达50%,周光耀团队还创新研制了特殊的绳索插接技术,该技术的自锁功能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伞绳的强度,为着陆器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像这样不负众望、成绩斐然的“答卷”,在周光耀的人生考场上比比皆是。为了解决“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入海保护绳缆无接头、连续染色等难题,周光耀团队历经几个月时间,反复实验、不断调整工艺设备,又通过加装隔离槽,解决了涂层过程中绳缆易跑偏的问题,最终顺利完成了9000米无接头绳缆的染色与拉伸工作,创下了中国“第一深度”。
为了提高迪尼玛纤维缆的强度,周光耀不断改良绳缆加工工艺,成功地使千万根细丝粘在一起同时受力,绳缆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光性均有提升的同时,强度也比同直径的钢缆强度增加了2~5倍,创下了中国“第一强度”。“绳缆后整理是比较偏冷门的行业,系统性专业资料不多,我除了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更多的是将理论结合实践,最终应用到生产研发的过程中。”初见时有些拘谨的周光耀在谈到他熟悉的绳缆后整理领域时,眼中开始闪烁出自信的光彩,“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不怕失败,每一次尝试都能为我多开辟一条‘闯关’思路。”
周光耀说:“一根绳缆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维系着价值不菲的设备,危难时甚至承载着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意义重大。”多年的汗水和心血,为他赢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专利优秀奖等多项荣誉,2020年,他被评选为第一批“市北工匠”。
新闻推荐
区医保局多举措减轻市民购药负担 112种集采药品平均降价62%,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
半岛全媒体记者段姗姗通讯员张静张利利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医保局了解到,为减轻群众购药负担,该局通过“常用药...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