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丽人”姜馨田期待北京冬残奥会向全世界问好
2幕后她也曾被“虐”得直哭
为练好手语主持耳道化脓
漂亮的演出服、镁光灯簇拥的舞台、阳光自信的笑容、修长匀称的身材……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姜馨田无数闪耀时刻,然而每张照片背后,她付出的比常人艰辛数倍的努力,只有她和妈妈知道。在青岛中心聋校的形体训练班,刚穿上又细又长的高跟鞋,姜馨田连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走路了。最初一个月脚磨出了血泡、茧子,因为几乎每天都要训练,往往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一双脚伤痕累累,就这样她也从不叫苦。
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第二天,她就接下了担当手语主持人的任务。“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我的强项啊?但看到团里原手语老师王晶的主持视频,我惊呆了,原来手语可以这么美啊!我也要用手语表达残疾人的艺术和心灵。”然而听力障碍人士想要当好手语主持人,何其困难。重度听力损伤的姜馨田,即使双耳戴助听器也只能听到外界的最强音刺激声,而35天后就是出访韩国的表演,她必须要用精美娴熟的手语,同期声配合好全场晚会主持台词的录音,姜馨田彻底失眠了。王晶老师对她进行了“魔鬼训练”,从形态、表情、站姿、节奏、手语动作等都严谨指导。因为听不到声音,姜馨田看着钟表掐每段报幕的时间,好让自己的手语配合好主持词的录音,做到分秒不差。
不仅如此,姜馨田还有一个长达五分钟的手语主持表演:《我的梦》,为了表演完美,她把助听器放到最大限度感受录音与其同步,强大的音频损伤了耳道,导致耳道化脓,就这样她也没叫一声苦。直到被团长发现,开车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连声说,怎么耳道化脓这么厉害了才来。
和普通人同上课完成本科学业
中学时,姜馨田学的是美术专业,作为艺术生,往往很难兼顾专业和学习,更别提姜馨田还是一名听障人士,但这样她也没有放弃学业。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那年她高中,一边“魔鬼训练”手语主持,眼睛累得长麦粒肿,练习间隙还不忘复习功课。高考前夕,她还在上海拍摄《我的梦》视频,拍到夜里三四点,又马不停蹄坐飞机赶到北京参加高考,由于时间太匆促,专业课她什么画具都没带,最后还是老师临时借到的。就这样,姜馨田仍然考进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办公自动化。兼顾艺术团的活动,她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在大学里安心学习,姜馨田只能利用演出空档穿梭在艺术团和联大学院学习、补课。一次次出访演出回国,一下飞机拉着行李箱飞奔学院补习、考试,“这些情景如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呢。”
随后她又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联大特殊教育专业,和专科不同,本科学习她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健听人,一同上课,难度可想而知。有的老师无法手语授课,她就记下所有的课件,借同学的笔记,没有的资料就泡图书馆找书。“有次期中考试,我因为出国演出,没有赶上,老师也没为难我,说:这样,你用手语把这次出国的经历说一遍。”姜馨田欣然同意,她手指翻飞,“滔滔不绝”,生动描述,同学和老师听得津津有味,考试也顺利通过。
克服了演出与学习的矛盾,姜馨田用了9年时间补习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任务,终于在2011年,顺利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3
生活里她一如既往乐观阳光
荣誉背后是母亲无私的奉献
和舞台上华丽造型不同,生活里的姜馨田打扮得十分休闲,卫衣、工装裤、运动鞋,拉着行李箱一溜烟跑进车站,欢快得像个小女孩。和其他女生一样,她也喜欢寻觅街头小吃,在台东步行街流连忘返,还喜欢在阳光灿烂的下午,坐在海边的咖啡厅和朋友聊天、喝下午茶。学美术的经历让姜馨田对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在北京打卡了无数画展。活泼大方的她让人一接触就很有亲近感,而这阳光自信的性格,是妈妈赵琳用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数不尽的心血换来的。
女儿刚失去听力的时候,赵琳仿佛掉进万丈深渊,教一个简单的“啊”音,就要用几乎半年时间。痛苦之中母亲失去理智地抱着孩子走向大海,一阵海浪拍打着熟睡的孩子,一声啼哭惊醒了她:“我有生她的责任,却没有剥夺她生命的权力。我发誓,无论多么痛苦和艰辛,我也要给她一个美好的人生。”从此以后,赵琳再也不放弃,她一遍遍鼓励孩子,也鼓励自己。经过努力,姜馨田在2岁半时,终于说出了一句含糊不清但很完整的话:“妈……妈……好!”在赵琳听来,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她把女儿的声音录在磁带上,每听一次,就落一次泪,也增加一次信心。舞台上无数的鲜花和荣誉背后,是母亲的日日夜夜的陪伴和帮助,参加模特大赛,赵琳用手敲击地板,给姜馨田找节奏感,比赛舞蹈,赵琳就在台下用手势引领姜馨田起舞。“妈妈对我的感情,无法形容,无法表达。”姜馨田动情地说。
时间推移,女儿成人,母亲老去,母女的情感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酸奶不怕坏,可以常温保存。”“充电宝帮你装包里了。”收拾着行李,姜馨田飞快地用手语和妈妈“唠叨”着,时不时嗔怪一笑,她成了操心的那个人。
第一次获奖就是“晚报丽人”
作为一名青岛嫚儿,姜馨田和青岛晚报有着不解之缘——她第一次获奖,就是晚报主办的比赛。2002年,青岛晚报和第十二届啤酒节模特大赛组委会联合举办的“晚报丽人”评选活动中,姜馨田获得了“爱心天使”和“最受媒体关注奖”,这也是全国首家媒体为读者特设选美奖项。“这是咱晚报的臧磊老师给她拍的照片。”赵琳指着一张照片告诉记者,镜头里的姜馨田手拿一罐啤酒,身披模特大赛绶带,颇有年代感。其实早在1998年的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晚报摄影记者臧磊就曾用胶片相机记录了姜馨田第一次登台的时刻。之后,晚报也没有错过她的成长,长长短短的报道,刊登了每次获奖,记录了每段故事。
2019年,姜馨田从艺术团退团,依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疫情期间也参加了不少公益项目贡献力量。她有很多梦想要实现,前天再次见到张海迪主席,第一次用声音和“海迪妈妈”交谈,她难掩心中的激动。
“得知康复大学落地家乡青岛,特别自豪,康复是残疾人生命的重建,康复服务需求巨大,是残疾人和千万个家庭的迫切需求。我也非常愿意为康复大学的建设奉献一份力量!”姜馨田说。而智能手语翻译手套的出现,更让她激动不已,她希望可以在2022年的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佩戴翻译智能手套,代表中国所有的听障人向世界问好,向全球传递:张垣北京魅力奥运!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高静文
新闻推荐
早报3月18日讯巨型LED显示屏上展示着30多家企业的LOGO、“时光隧道”两侧记录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历程、“生态树”下上...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