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取食记》在这本书里,我闻到了《小森林》的味道
□周一菲
几年前,看电影《小森林》,就被里面舒缓的生活节奏,朴实的吃食,四季分明的景色所吸引。
我至今都记得一个镜头,一块绿得掐得出水的稻田里,微风吹着,碧绿的稻叶弯下了腰,一颗雨后清晨的露珠,亮晶晶地在一片稻草上滚啊滚,然后,叭,掉到了地上。
还有,夏天,市子从田里劳作了回来,随手从水桶里捞出一只泡在里面的番茄,用手一抹,啃了起来……哇,想起了我小时候,在地里揪起一个番茄或黄瓜,就往嘴里送的场景。
还有,秋天,市子在屋檐下架起一根细细的竹竿,把从屋后树上采摘回来的柿子,用麻绳拴起来,一串一串地挂了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柿饼原来是这样做成的。
还有她慢条斯理做蓝莓酱以及用一根牙签仔细地掏核桃的时候,都让我清楚地感觉到了时光停滞、岁月昏黄得就像小时候家里那盏白炽灯一样的温暖和恍惚。那一刻,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回家去!回到老家去!回到那个单纯、快乐、可以用唇齿和指尖感受食物温度的时光里去!
今天,读马守仁先生的《山中取食记》,这种感受仿佛又回来了。在这本书里,我仿佛又看到了微微的风,凉幽幽的天气,以及时钟一顿一顿不慌不忙向前走过的声音。我知道,这个画面,叫做满足。
的确,人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简单的几样食材,几块当季薯蓣,几茎新采溪芹,一个新鲜萝卜……或从中间剖开,或切成条或块,再或者切成细丝。煎炒烹炸都不必,白水煮了,再淡淡地打个醮水,几滴香醋,一碟生抽,再不然就清炒一下,那种本真的味道,就很好了。
但,人又很不容易满足,我们总是心浮气躁,炒什么菜都要急火猛攻。
那,还是看看这本《山中取食记》吧,把火降下去,让心静下来。
清炖萝卜的冬天
旧历十一月十五,天气难得晴朗一次。远远望去,终南山宛在目前。远峰积雪尚未融化,点染在延绵山峦上,竟也有种莽苍的感觉。
天气虽然晴朗,气温却很低,水滴在石面上,很快就结成冰。原本准备在庭院里用斋饭,因为天冷,就改在茶室里了。生火、烧水,又将茶室地炉点燃,不多时,茅屋里已经很温暖了。
今天午斋很简略:一大盆清炖萝卜、一盘蘑菇烧豆腐、一篮烤胡饼。
记得去年卷心菜很贱,吾家几乎吃了一个秋冬。今冬的白菜、萝卜很贱,吾家餐桌上几乎天天都是萝卜白菜了。
传统中医学认为,萝卜具有止咳、化痰、平喘、顺气、健脾消食、利尿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很适宜秋冬食用。
萝卜吃法很多,可腌、可炒、可清炖、可酱烧,可熟食,也可生吃,还可制成萝卜干贮存。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萝卜有着“小人参”的美称,生吃助消化,熟吃补气,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了。
饭菜上桌啦,热气腾腾的很诱人,加上清炖萝卜的浓香,使人食欲大开。又生切了一小盘萝卜片,蘸黄酱吃,滋味爽脆冰冷。
胡饼已在地炉上烤得焦黄,配合着软烂香溢的萝卜汤,就着炉火,吃起来耐人寻味。
当然还有一碗般若汤,因为天冷,特意在炉火上温了片刻,一碗下肚,身上顿时有了暖意。
斋后茶汤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还准备了冬天特有的山居茶点:冻柿子。饮罢茶汤,再吃一枚冰冷的冻柿子,这样的滋味大概只能用“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来形容吧?
清炖萝卜
主料:萝卜一根
配料:莲藕一节,青蒜苗两棵,胡荽三棵
调料:姜一块,花椒、小茴香各十数粒
做法:
1.萝卜洗净,改刀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盛入容器撒入食盐,略腌一腌;
2.莲藕切成块状,开水焯后备用;
3.姜拍破,青蒜苗、胡荽切末备用;
4.铁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萝卜条,接着放姜块、花椒和小茴香,连滚后放入莲藕,再开后改小火炖煮约半小时,加盐,继续炖煮约十分鈡,待萝卜软烂、莲藕入味,撒入蒜苗、胡荽末,淋入香油,即可出锅。
白茼:春天最让人怀念的餐桌雅供
雨水节气已过,春光浅淡,山色冷峭。饮茶罢,和山妻在溪涧旁采了一篮白蒿,准备晚餐做白蒿蒸饭,这也是山居的珍味之一呢。
白蒿,又名由胡,即《诗经》中所歌颂的“蘩”。古时用于祭祖,“繁”“蘩”同音,取人丁兴旺的意思。
从药性上来说,白蒿生于首春,性寒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肝脏最有益处。初春采摘白蒿后用盐和醋腌渍,切碎生食,对人体有益。
白蒿吃法很多,可以凉拌,可以剁碎用盐腌渍后做成“菹”。还可以包饺子、包子,还可以做汤等。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蒿蒌菜”条介绍说:“嫩茎去叶,汤焯,用油、盐、苦酒沃之为茹;或加以肉,燥香脆,良可爱。后归京师,春辄思之。”可见汤焯、盐渍俱可,荤素不论,是春天最让人怀念的餐桌雅供。
吾家白蒿吃法很简单,将白蒿焯过剁碎后加面粉混合,再加盐、碱,揉捏成团,上屉蒸8到10分钟即可。
今晚煮了小米粥,另配豆腐干丝一小盘。先盛取一小盘菜团,吾儿大口吃了几个,停下筷子问:“就这些?”我答:“就这些。”吾儿的筷子稍稍慢了一些,夫人的筷子自然更慢了。我笑道:“还有很多呢,够你们吃的。”吾儿闻言大喜,将锅中所有菜团都盛上桌来,吃相狼狈。我笑道:“吾家这是‘精进料理’,哪能这样吃相呢?”吾儿笑道:“民以食为天,不是你经常说的话吗?”我也笑道:“那你也要先学习料理,这样吃起来更有滋味呢。”
记得很多年前教授南山流茶道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学生们说:要先学会做料理,然后才学茶艺。可惜许多年过去,大家依然还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
夫子曾感叹:“民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兵法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俗语也说:“三世为官,方才懂得穿衣吃饭。”可见穿衣吃饭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今天因为这道白蒿菜团,偶然说到饮食之味,并“卖弄”吾家山居简陋食材和清淡滋味,说起来要让钟鸣鼎食人家耻笑了。然而古人有献芹雅举,溪芹野荠,况且能献之公侯,想来吾家风味也会有同好喜欢吧?
白蒿菜团
主料:白蒿一小篮
配料:菜籽油一勺,精盐少许,碱水一小盏
调料:老姜、陈醋、花椒粒、辣椒段若干
做法:
1.白蒿择净洗过,沥干水分备用;
2.蒸锅中盛水约三分满(距离篦子8厘米为限),水开后将白蒿入锅轻焯后捞出沥干;
3.将白蒿剁碎盛入钵盆,入食盐一撮拌匀;
4.等量面粉拌入,搅匀;
5.少许碱水化开,淋入钵盆中,迅速拌匀;
6.将材料拌好团成团,放入篜屉,大火蒸8-10分钟;
7.老姜拍碎剁细,放进调味碟,加陈醋、食盐、辣椒段;
8.起油锅,倒入适量菜籽油或橄榄油,油温七成热时,入花椒粒稍炸,迅速浇入调味碟。
樱花春笋料理
上桌啦
清夜雨帘纤,樱花特可怜。
采掇供斋厨,春笋肥且甜。
还念南山老,紫芝映茅檐。
如月(二月)廿四日,一早听闻花信,于是携带酒樽诗囊,乘车至鸭川赏樱。才走到纠之森,就落下蒙蒙细雨。沿岸已有不少京都人家在樱花下敷席撑伞,一边赏樱,一边吃午餐便当,真是些爱花之人呢,有着唐宋国人遗风。
京都樱花种类繁多,有山樱、八重樱、大岛樱、枝垂樱、吉野樱等。忽然一抬头,看见前面的一树樱花落英缤纷,花瓣犹如雪片,从枝头旋转而下,轻轻落在草地上,发出幽幽叹息,树梢却传来一阵鸟雀的叽喳声。原来是一只山莺在枝头啄食樱花呢,才有了这落花如雪的美妙景象。
雨渐渐大了起来,樱花树下的人群已开始收拾地席便当撤离,我也加快脚步,朝回程车站方向赶去。
回到家时雨已经很大了。我冲过热水澡,换上干净衣服,一边啜饮茶汤,一边欣赏茶庭雨景,心中充满诗意。
黄昏时雨势仍不停。今晚药石如何料理?望着雨雾寒烟,我忽发奇想,不如做一道樱花料理吧!
以花入馔,一直是料理的古老传统。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以野菜、木兰、梅花、菊花等入馔,不仅美味,也富含诗意。京都人每到樱花盛开时,也会推出精致的樱花料理,常见的有樱花卷和樱花素面,也有各种精美的樱花宴。吾家山居料理以清素为主,所以想着晚间就烧一道樱花春笋料理罢,既能应季,也最能体现夫子“不时不食”的教诲。于是冒雨在后园采摘时蔬——樱花瓣和竹笋,料理樱花春笋一道,配以春笋清平汤一碗,清酒一樽,对窗而坐,凭几而食,亦吾辈闲居之写照也。
吾家樱花春笋料理上桌啦,虽然只是简单的应季食材,简单的料理方法,吃起来却滋味无穷。樱花的清苦、春笋的甘甜肥嫩,让人大快朵颐,真是容易满足之人呢。
寄庵樱花春笋料理
主料:春笋两个,樱花一小碟
配料:艾叶草一小把,油菜叶三片,京豆腐一块,青椒六棵
调料:味噌一勺
汤料:清平汤一碗
做法:
1.春笋剥去外面一层笋壳,剩余的保留完整,洗净后在中间划一刀,便于煮透;
2.樱花清水洗净,用醋腌渍约10分钟;
3.艾叶草、油菜叶洗净备用;
4.锅中加入清水,水开后放入春笋,大火烧开后加入精盐,焖煮约15 分钟,出锅后晾凉,截下根节部分,切成笋片;
5.汤锅加入清平汤,调好口味,烧开,出锅后放笋片、艾叶草,滴入香油;
6.煮好的春笋剥去笋壳,将笋肉切为两半,装回笋壳内,并用樱花点缀;
7.另一棵春笋保持完整,装盘后以樱花点缀;另取笋壳一枚,以樱花数瓣装点成树桩形,摆放在春笋旁。
相/关/阅/读
《慢煮生活》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为汪曾祺的散文精选集,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同时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作者从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等多个主题出发,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无机心,少俗虑,这就是汪曾祺。
《中国的味道》
作者:小宽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本勾勒中国风味的美食随笔集,一部呈现温热人情的饮食浮世绘。84种美食、12座城市,美食作家小宽从个人经验出发,抵达更宽阔的饮食世界。
辑一借由四时、五味、佳肴、小食、寻茶五章,将各地饮食与风物收录其中,从春笋、咸肉、臭鳜鱼到油鸡枞、六月黄、宣威火腿,从炸酱面、盐水鹅、乌鱼子到西湖龙井、碧螺春、大红袍……四海汇成一味,在字里行间做一次舌尖的漫游。
辑二信笔漫步12座城市,讲述城市的美食和背后的渊源,以味道捕捉广袤大地、故乡家园。以文字作餐桌,感受那些触动味蕾的中国味道,和味道中热气腾腾的生活世相。
《寻味南半球:食肆无疆》
作者:蔡澜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这是一套看着看着馋虫会叫的书,这是一套读着读着心向往之的书。书中,蔡澜以寻味为目的,启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仅仅记录美食、美景,更记录人生百态,体味人间烟火气。那味,是珍馐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间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态万千,岂INTERNET可以尽览。若是不能亲历,那么自是翻这套书,看蔡澜说说也好。《寻味日韩:割烹纵意》里蔡澜一路向东,寻味日韩。书中有回忆、有重游、有新探,佳肴不断,美景不绝,妙人不尽。
新闻推荐
市中心医院分子影像科的人员配备堪称豪华。团队内学科专业全面,包括医师、技师、药师、物理师、护师五大专业,共13名工作人...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