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安妥机场 大白一直在 “疫”路相伴,云南路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协勤员迟肇鑫当好青岛“守门人”

半岛都市报 2021-01-15 03:31 大字

[最美抗疫人]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一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们不是医护人员,却同样穿着白色防护服;他们不是机场工作人员,却同样奔波忙碌在航站楼……他们被称作机场暖心“大白”,他们来自市南区机场疫情监测突击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组长迟肇鑫,是咱云南路街道综合执法中队的一名优秀协勤员。

1月7日,记者见到迟肇鑫时发现,这个大学时期学动画专业的小伙是个“二次元”,手机壳是火影忍者里的人物佐助,衣着打扮也与所见的“85后”并无不同。但是当他讲起这一年的抗疫故事时,一切平凡却又显得不平凡。

逆行“大白”——

27小时不眠不休,第一次体会到“筋疲力尽”

“2020年3月28日0时起,我国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迟肇鑫说,这条信息意味着会有非常多的旅客,赶在签证入境截止日前集中入境。3月26日下午,在湛山社区楼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时,迟肇鑫接到紧急召集通知,27日凌晨4时集结,他被派往流亭机场进行国际航班分流。自此,迟肇鑫成为了机场“守门人”。

春寒料峭,迟肇鑫穿戴齐全,护目镜、手套、防护服……像是“雷神山”同款,这时候“疫”线紧张感也随之袭来。个高壮实的迟肇鑫被分到行李搬运组,已经来不及忧虑与思考,行李一个接一个,从凌晨4时一直忙碌到28日早7时。

“旅客太多,为了不耽误时间,组员轮班吃饭,盒饭吃的时候都凉了。”迟肇鑫说,那时,全国防疫物资都比较紧张,为了不浪费防护服,组员很自觉尽量不喝水。在机场的第一天,连续工作27个小时,转运中外旅客849人……他直言,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筋疲力尽”的滋味。

执着“大白”——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守住“防控闭环”

坚守防疫大门有多难?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迟肇鑫告诉记者,突击队是一点点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疫情初期主要是分流湖北籍旅客,很多组员反映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迟肇鑫毕业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对湖北方言略知一二,对分流工作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防疫政策和部署要求也在改变。无论何时,形成防控闭环都是守住青岛大门的“法宝”。迟肇鑫和组员严格按照国际航班、国内航班的防疫管控办法落细、落实,让各个环节能够“无缝衔接”。

“国内航班旅客经市分流点分流至市南后,我们会对乘客简单的信息采集,包括市南区住址、电话、来青目的、行程等,对身份信息(护照、身份证、港澳台来往大陆通行证)、隔离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山东省健康码进行拍照。”迟肇鑫说采集工作每天重复着,但丝毫不能马虎,“比如核酸证明需要仔细看下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温暖”大白——血压飙到180,工作“零投诉”“零事故”

8月6日,原突击队一组组长调离,迟肇鑫接任了一组组长,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酷夏南方天气多变,航班延误比较多。我每天几乎是24小时在班,每天要打300多个电话。组员们也得忙上7~8个小时,有时得12个。卸下防护服不夸张地说全是汗水。”迟肇鑫淡定地聊起这些“小事”,似乎都已稀松平常。

可他自己也清楚,长时间身体得不到充足休息,他的血压一度飙到180mmHg。他的妻子常常心疼说休息一下,他却“不听话”,咬紧牙关,带病坚守在机场防线。从2月17日到湛山社区协助防疫工作,再到3月26日接到机场防疫重任,迟肇鑫从原单位“脱产”就快一年时间了。

在机场“安营扎寨”,迟肇鑫身边的组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他这个“大白”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乐观豁达。除了日常消杀防控、登记管理、送酒店之外,他还给自己“加班”。一有时间就给调来的新组员培训,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掌握业务流程熟知防疫知识;安抚旅客焦虑情绪,为出行不便的老人、孩童送餐点……迟肇鑫有战士一般的勇气奔赴一线,还将温暖的话语和宽广的胸怀带给组员和同胞。截至目前,突击队共分流转运国内外旅客一万两千余人,做到旅客“零投诉”,工作“零事故”。

关于2021,迟肇鑫说,争取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最希望的是疫情早日结束,所有防疫战士可以早日和家人一起呼吸纯净的空气。”

新闻推荐

再次创业 重铸辉煌 市南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一婷通讯员沈明书秦雪莹郑言滕媛王玮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