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舌尖安全起诉146人

青岛早报 2021-01-13 08:33 大字

在昨天召开的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建新代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回顾了去年全市检察院工作,并提出今年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2020年,全市检察系统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坚守司法为民初心,担当法律监督使命,全力服务 “六稳” “六保”工作任务,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办理涉企疫情案件56件

坚持把营创法治营商环境作为重点,探索办理了全省首例支持民营企业“民告官”的行政诉讼监督案,为企业免除罚款250万元。

为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发展服务,妥善办理涉企疫情案件56件,5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保驾,依法打击强揽工程、阻挠施工,严重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犯罪398人。为金融安全护航,严惩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等犯罪748人。从严惩处污染环境、非法采矿和捕杀交易野生动物等犯罪115人;办理生态环保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13件,提起诉讼11件。

深化落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11条办法,依法打击侵犯企业利益犯罪。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 “挂案”专项清理,排查并督促结案“销号”17件,监督撤销刑事介入经济纠纷等不当立案21件;办理涉企虚假诉讼和维权监督案件221件。

批捕涉黑涉恶嫌犯23人

依法批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23人、起诉226人,严惩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团伙12个。依法监督立案和追捕追诉15人,不捕不诉10人;改变移送审查案件定性20件41人,法院判决的案件全部为有罪判决,无一改变定性。坚决落实市检察院审查把关和办案人监督背书制度,深挖移送涉黑恶及“保护伞”线索87条,督促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涉黑恶财产5900余万元。

起诉非法集资、传销等488人

紧盯“舌尖上安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146人,建议移送刑事案件35件。针对学校周边、农贸市场、食品外卖和居民小区售水机安全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41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5个。紧盯“钱袋子安全”,持续加大对非法集资、传销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依法起诉488人,协助或督促追赃挽损20亿余元。紧盯“头顶和脚底安全”,结合打击高空抛物、盗毁井盖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2624人

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5人。对犯罪轻微并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不捕不诉129人,对应当从严惩戒的起诉47人。切实维护农民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依法办理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赔偿金、赡养费等监督案件165件,支持起诉217件,帮助追讨962万余元。严惩针对老年人的网络电信诈骗和利用药品保健品等实施的诈骗犯罪。

全年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624人、起诉7701人。依法监督立案160件、撤案178件,追捕追诉347人,纠正滥用强制措施、非法取证等侦查违法459件次;落实“少捕慎诉慎押”要求,不捕不诉率和以非羁押方式起诉的案件比例,进一步分别提高6.99和4.93个百分点。

突出裁判结果监督,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513件,提出或提请抗诉、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10件,法院再审改判、撤销原判或发回重审、调解结案70件。办理的全省首批7起涉黑恶“套路贷”监督案件,法院再审全部改判。

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90件,同比上升198.9%。针对一些行政争议起诉被驳回和讼争未解、案结事难了等问题,开展促进实质性化解工作,成功化解行政争议331件,居全省首位。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新闻推荐

引聚25万人才 建设青春之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青岛市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创业城市,加快建设...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