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农产品电商进村 “最先一公里”成堵点
日前,财政部联合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
事实上,通过全面推进“互联网+经营”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青岛近年在推动农产品上线融合、触网营销等方面成果丰硕。2019年,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依托区、镇、村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万多家农村电商实现了本地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截至今年5月,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23亿元,约占全市农产品交易总额的41.8%,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3.1%。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线上营销方式“多点开花”,也在农产品上行过程中形成助推合力。
但农产品电商订单激增、爆款频现的同时,物流仓储等“最先一公里”匹配度不够的矛盾也日渐突出。王振宁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电商企业都是小微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而农产品电商进村最棘手的就是场地问题,“以我们目前正在收购的蜜杏为例,如果不是社区给我们解决了打包场所和人员住宿,我们到当地就得现找地方,不说费用问题,关键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他坦言,从事农产品电商6年来,每次下沉进村收购农产品都像“打游击”,很难找到功能完备的配货用房,而这也是很多像他一样的电商进村面临的一大难题。
此外,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全程冷链投入大,一般企业很难承受,加上缺乏为中小电商和农户提供标准化冷链物流的公共服务平台,造成生鲜农产品快递成本较高、线上销售困难。受土地性质和用地指标等限制,农村普遍缺少基础冷藏保鲜中心,配送成本高也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瓶颈。
“生鲜农产品存储条件要求高,因此物流成本比较高,一些偏远地区为了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果品品质,我们都是选择空运,每公斤快递费用就要20元。”王振宁认为,基础设施、物流成本等事关农村电商与农产品的深度融合,这些“堵点”都缩减了农户销售收益。
新闻推荐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新校区 发展规划论证会召开 王安德孟庆斌王亚军讲话 谭秀森出席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衣方杰李建)6月15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新校区发展规划论证会召开。市委书记王安德,市委副书记、市长...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