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情结 刘俊科(青岛)

青岛晚报 2020-06-13 04:45 大字

当兵来到潜校二大队,也就是后来的潜院训练团,是一九七六年的春天。我们被班长安排到某一张床铺上,然后就被告知,床下边有两个小板凳,靠里的是上铺的,靠外的是下铺的。并告诉我们,小凳子要放整齐,两只凳子跟床铺架子在一条线上。

从那开始,我们每一个新兵都拥有了一个小板凳。小板凳真是小,坐久了硌得屁股疼。但是,它是我们的伙伴,我们看电影、点名、开会、学习等等都离不开它。

小凳子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集合行进时我们是左手持凳,右臂依然按照齐步走的要求摆动着,看上去照样整齐划一。放小凳子的动作我们是在班长分解动作的训练下练就的,那是一个动作一个声音。口令一下,只听得“哐”的一声,人就又站起身,立正的动作一点都没有变。那个声音,脆响脆响的。一个区队几十号人,一个中队百十号人,一个小凳子四条腿,它们着地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一样,就像小凳子只有一条腿一样,不是亲见,你想象出来都难。

训练的间隙,就是集合前或者是中午休息,我们都不坐床的,班长也不让坐。其实,即使让坐,我们也舍不得坐,因为那内务整得太完美了,怎舍得破坏了那辛辛苦苦塑造的美。所以,我们都坐在小板凳上,看书学习,写笔记。毕业的时候,是整建制的分配,以区队为单位分配到指定的支队,我们是四区队就分到了32支队,也就是海南。这样分配就没有任何的后门可开了。我的一位战友是黑龙江人,忘了他叫什么了,但是记得我们都称呼他“老胡”。他代表我们区队毕业发言,其中一句是:"虽然离家乡远了,但是,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近了。"我们区队的毕业座谈会就是坐在小凳子上,在宿舍外面的小操场上开的。我们围坐一圈,吃着苹果橘子,诉说着战友之间的友情以及我们的理想。

小板凳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用它整内务。两个小板凳拿在手里,合力整被子,那真是棱角分明。也因此,小板凳磨得铮光瓦亮。当然,它的主要功能还是让我们坐的。我们那时候没有学习桌,写家书就是坐在它平滑的凳面上完成的。还有那些情书,洋洋洒洒,情意绵绵,对方一定不知道,我们就是坐在这个小凳子上浮想联翩的。不知道这不起眼的小板凳成就了多少两地姻缘呢!还有,当你有了思想问题了,或者是想家了,班长一准到了熄灯以后,让你拿着小凳子,到宿舍外面,面对面地跟你谈心。谈心,这种形式真是让我们温暖,哪怕屁股坐疼了,心里也是暖暖的。

大概是改革开放初期吧,电视里有了《霍元甲》。有一个周末,到了熄灯时间了,同时也以为电视剧“下回分解”了,值班员就宣布就寝。可是,哪知道广告以后,《霍元甲》又来了。那时候我已经当指导员了。值班员请示我怎么办?我说:“看”!说时迟那时快,值班员一声集合,大家拿着小板凳,“刷”,一下子就坐整齐了。文化正悄悄地开放着,我知道,如果我不让大家看这一集电视剧,他们是睡不好的。

小板凳上留下了许多“留言”,笔写的刀刻的,各式各样,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那时候,我们都希望下一个接过它的人能够知道我们曾经在这里学习、训练、生活过。我们自然就成了前浪,希望我们的后浪能够不负青春。

新闻推荐

“热血”故事动容全城

李鸿波,26年共献全血6560毫升王林,抓阄献血救了一名孕妇的生命杨佳丽,无偿献血已成一种生活习惯...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