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册古籍搬进“新家”

青岛早报 2020-06-13 04:23 大字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岛城古籍收藏爱好者毛常顺老人带着几部他收藏的古籍,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了青岛市图书馆特藏部。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将13年前寄存在青岛市图书馆的120册古籍转移到孩子名下,二是另外再寄存一些古籍。毛先生是2007年青岛市图书馆推行 “古籍寄存”模式后,首批来寄存的市民之一。

首创

古籍寄存“青岛模式”

青岛市图书馆的 “古籍寄存模式”缘起于2007年。据市图书馆馆长徐月霞介绍,古籍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珍贵宝藏,对古籍的保护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的重要举措,是对中华精神文明的保存,古籍保护工作刻不容缓。2007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07年8月3日,在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上,青岛市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等57家单位正式成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

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统一部署,青岛市图书馆于2007年开始进行古籍普查工作,对全市的古籍收藏保护情况进行摸底。在普查中发现,有些个人或单位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古籍,在这些古籍中不乏善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保存这些古籍的环境和条件十分不理想,致使这些古籍老化、破损加快。

为了更好地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切实把青岛市的古籍保护好,市图书馆在收藏古籍条件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古籍寄存模式:针对个别单位或个人收藏家古籍保存条件差、古籍保存不当等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由市图书馆免费保管单位或个人所藏古籍。这一创新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古籍普查督导小组的重视,被称为“青岛寄存模式”。

探访

恒温恒湿防光照

12日下午,早报记者探访了市图书馆古籍部特藏书库。

特藏书库位于市图书馆七楼,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里可是无法轻易涉足的禁区,即便是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想要进入特藏书库,也要进行特别申请。位于七楼的特藏部约为700平方米,两个特藏书库约有300平方米,保存着馆藏古籍14余万册,以及岛城市民寄存于此的数百册古籍。

步入特藏书库,厚重的窗帘隔绝着室外的阳光,昏暗的减紫外线灯光让视线变得模糊,门口摆放着手电筒则便于工作人员照明。据古籍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青岛的气候条件而言,古籍最重要的就是防潮和防虫。市图书馆古籍书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恒温恒湿书库,温度常年恒定在16-22℃,湿度保持在45-60%,还配备了专门的消防和安全监控系统。为了防虫防蛀,古籍书橱都是内贴樟木板的。十余年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古籍保存状况,精心给大部分古籍做了无酸函套,寄存在此的古籍与馆藏古籍都受到了完好的保护。

“古籍寄存服务一经推出,即引发了不少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的关注。读者咨询电话络绎不绝,还有读者直接拿着收藏多年的古籍到青岛市图书馆办理寄存手续。也有少部分寄存者,因为家里古籍保护条件改善或其他原因,不需要继续在市图书馆寄存,市图书馆再将古籍交还给个人。目前,仍有30余种300多册古籍在市图书馆寄存。这些寄存古籍被编号、排序,整齐完好地保存在恒温恒湿、防虫防蛀的古籍书库内。 ”工作人员介绍说。

讲述

寄存古籍宝贝不少

“和刻本”“铜版书”……近些年来,收藏市场上大热的古籍图书版本在市图书馆的寄存书目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作为青岛寄存古籍的第一批读者,今年已经85岁的毛常顺前不久就把他刚刚淘到的“和刻本”《史记评林》50册寄存于此。谈及这“淘”来的宝贝,老人家谦和地表示,不会在意是否增值,就想给孩子们留点东西。

毛常顺老人原是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一名高数老师,自幼爱好古典文化,退休后常去文化市场、李村大集旧书摊闲逛,一来二去就喜欢上了淘古籍。“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装裱,传递出时代的变迁,抚摸着略显陈旧的纸张,却有种厚重沉淀的感触。 ”毛常顺老人告诉记者,刚刚收入囊中的“和刻本”《史记评林》是自己从网上淘到的宝贝,“所谓的和刻本,是指日本早期翻刻的汉籍,是中国古代文献在日本流传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当下收藏的热点,在旧书网上几轮竞价才得以抱回家中。 ”

本版撰稿摄影记者 周洁 韩星

新闻推荐

胶东五城市“攥”指成拳 对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调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管斌王金虎胶东经济圈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