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赤潮 愿做大海“消防员”
[摘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完成
昨天,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由其领衔完成的 “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立志要为海洋“除害”
赤潮,是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对近海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养殖旅游等产生巨大危害,被联合国相关组织列为当今三大近海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每年因赤潮导致人类中毒事件2000多起,死亡率达15%。我国每年赤潮发生70多次,经济损失达300亿元,甚至威胁滨海核电的冷源安全,引起国家高度关注。
俞志明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近海富营养化、有害赤潮治理等研究。 “我是青岛人,从小在海边长大,进入这个研究领域后,更是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俞志明告诉记者,赤潮原本是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变成近海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信号,是一种生态灾害,一旦发生,应迅速处置,减少损失。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使用天然黏土治理赤潮的方法,但该方法一直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积重等问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俞志明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高岭土效果优于蒙脱土,然而虽然有了结果,原因却迟迟没有找到。
带领团队攻关20多年
“反复的失败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停下来,再思考,但是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要坚持下去。 ”那时候,他在自我怀疑和重振信心之间徘徊,咬紧牙关,他带着团队“穷追不舍”,通过理论模拟、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俞志明研究团队发现了导致天然黏土治理赤潮效率低的关键原因:赤潮生物细胞表面呈负电性,而黏土颗粒表面也呈负电性,从而导致天然黏土絮凝效率低。由此,他们产生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能否将黏土颗粒表面变为正电性、增加作用半径,从而提高其对赤潮生物的治理效率呢?
历经20多年的科技攻关,俞志明和团队首创了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解决了困扰该领域近50年的国际难题,取得了赤潮治理领域的重大突破。针对不同赤潮种类,团队还研发出3个系列、十余种改性粘土材料,与企业合作研制出各种赤潮治理专用设备和首艘专用船只,实现了材料和设备的产业化生产,以及现场治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高效作业。目前,该技术方法已纳入我国沿海13省市应急处置预案。2017年以来,智利、美国、秘鲁等国家分别引入了这一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成为我国为数不多走出国门的环保技术,彰显出该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赤潮工作组前主席、美国国家赤潮办公室主任Donald Anderson教授评价:中国的赤潮治理技术是世界该领域的引领者。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刘笑笑报道本报1月10日讯1月10日,青岛中央商务区新年狂欢季暨年俗冰雪文化节在卓越世纪中心前广场启幕。...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