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青岛早报 2019-12-10 21:52 大字

[摘要]报人故事

青岛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德英:

“报社是我的大学”

88岁的青岛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德英的桌上,正摊着一份当日的 《青岛日报》,桌旁的报篓里,放着厚厚一沓往期的报纸。张德英颇为得意地说:“我家里订了日报,每天都看。 ”在报社工作了38年、离休后又组织创办了《老年生活报》的张德英一直关注着报社的发展。

从高小毕业到党报副总编辑,张德英用一句话总结38年的记者生涯,他说:“我是在报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农村穷孩子,青岛日报社是我的大学。 ”

青岛解放后,张德英随部队进城,在新成立的青岛百货公司计划科任副科长,主要搞统计工作。 “一开始只是与记者对接,提供数据和统计信息等,后来我也慢慢开始写稿子。 ”

1954年,张德英突然接到一纸调令。 “我一直从事统计工作,理想是成为统计学家。为此,我自学了统计学课程,阅读了许多著作。调令一来,我就以为是要调我去统计局工作。 ”张德英说。可当他拿着调令去组织部报到时,工作人员却说:“你不是去统计局,是要到报社工作。 ”

从小父母双亡,由祖母带大,张德英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由于要一边学习一边干农活,原本六年学制的高小他读了八年,又因家境不好放弃了已经考上的中学。 “我这样的文化水平,能行吗?”思虑再三,张德英选择了服从分配。

到报社没多久,当时的总编辑找张德英谈话,张德英提出了同样的疑问:“以我这样的文化程度,到报社来能干什么? ”

“从头学起,从见习记者做起。 ”

虽然年轻,但自16岁参加工作起,张德英已经先后在地委和百货公司工作了六七年,咋到了报社,就成了“见习”?

“那些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是你的‘老本行’,既然当了‘新’记者,就要从头来。 ”领导的一番话让张德英踏实了下来,从财贸记者做起,一干就是十年。

“在报社干了大半生,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报纸和报社这个队伍。”张德英说。

“那时的条件很艰苦,可以说我们是从早到晚、爬山越岭地工作。那时有句话叫作‘记者要下海捞活鱼、大鱼、新鲜的鱼’,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在这个通讯高度发达、新闻可以分秒计的时代,张德英的叙述仿佛将人拉回那段苦中作乐、充满着老一代报人激情的岁月。“没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和网络,我们骑着车到全市各地去采访,再骑着车将当日新闻带回报社。实在骑不动了,就在路边停下来,买杯啤酒,喝了再继续回去写,没有人叫苦。 ”

“记者是一份让人有成就感的工作,工作与我个人的发展相互促进。”张德英说。

1967年某日,《青岛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 《四小时中的一分一秒》的稿件,这是张德英和两名通讯员合力完成的,讲述了一名平度的两岁男孩被花生卡住喉咙,当地医院限于条件无法医治,紧急来青就医的故事。 “当时恰好有火车经过,司机很豪爽,接上男孩和家属就往青岛赶,同时,市立医院接到求助信息,立刻开辟绿色通道,调集医生实施抢救,男孩最终转危为安。 ”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张德英仍然记忆犹新。 “稿子见诸报端,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全市形成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新风尚。 ”后来,张德英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这篇稿子同样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加分。

在日常采访中,张德英还深入基层,发掘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服务员、售货员、修脚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他的笔下成了鲜活生动的典型,后来,他们有的成为了工会主席、有的当选为全国劳模,而张德英也在不断接触和采访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张德英仍保持着写作的习惯。在他的书架上,摆放着最新的理论刊物和书籍,自离休以来,他一直笔耕不辍,在他的案头,有厚厚的一沓笔记和他的写作计划。“每天能写10个钟头,五六千字,一开始手抖,写着写着,手就不抖了。 ”张德英笑着说。 “只要还能写得动,我就要一直写下去。 ”

60多年来,张德英见证着青岛日报告别铅与火、跨进光和电,见证着从一份日报到集团化运营下的四报两刊带来的多维度呈现。张德英欣慰地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报道极大体现了日报的作战能力,版面和稿件大方得体,这些年来,日报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 青报全媒体记者 蔺君妍

新闻推荐

青岛市四家平台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9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