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演练从这里开始 阿占

青岛晚报 2019-12-07 05:59 大字

作者简介:阿占,本名王占筠,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报主任编辑。出版《青岛蓝调》三部曲、《私聊》《乱房间》等十余部文学作品。获泰山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多次推出个人画展。小说处女作《制琴记》首发《中国作家》,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同时选载。

1997年,我刚刚开始码字,对于文字变成印刷体公开发表这件事怀有莫大的虚荣心。犹记得当年行文没有文艺女青年的清甜,冷抒情入骨。

1999年,我已经在全国十几家报刊开设了专栏。文与图每周轮见于《新民晚报》《齐鲁晚报》《厦门日报》《沈阳日报》《中国服饰报》《知音》等等发行量极大的报刊,也算在纸媒江湖混了个脸熟。忽然有消息,《青岛画报》准备收编我。是时,做为南方时尚工业圈里的一名职业经理人,我年薪不菲,听说要离开,老板又将筹码翻倍。怎奈文字的光环太炫目了,魔咒一般令人着迷,我愿意臣服哪怕只有五分之一的报酬,投奔它,决绝而无犹疑。

2003年底,我从画报调入向往已久的晚报副刊部,与一帮文学老炮成为同事——陈为朋副总编辑浓缩着精华与情怀,李洁副总编辑插诨打科都是才气,刘涛主任人高嗓大文笔结实,高伟老师赫本般美丽玫瑰般怒放,徐昆源老师宜人心智笑傲江湖。这的确是一方高地,人人忠诚于本职,又在各自的创作领域显山露水,笔耕不辍,编辑部里的闲聊每每围绕着新闻、文学、读书展开话题……

我策划的新栏目“多情海岸”得到了陈为朋和刘涛的大力支持。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探访式副刊,每周一期,每期沿海岸行进数公里,大半年的时间兜转了前海后海,拜访了老人与老房子,书写蓝色城的历史、民俗、风物,记录时尚形态与人物故事。就这样走着写着,低飞或潜行,海风四起,长空当前,我的长发长裙常常与飞鱼一起觊觎鸟的特权。这个栏目迅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追随者众,民间智慧涌动,投稿密集而优质。半年后,我又策划了“岛城山语”栏目。崂山余脉往西延续,在市区形成了大小二十几个山头,岛城生活依山而建,起起伏伏,带来审美层次,也带来烟火故事。继“走海”之后,这新一轮“探山”,又在读者之间掀起了热潮,编读互动互补互助的情谊,一时成为佳话。

两个面貌崭新的副刊栏目,引起了青岛出版社的关注,是时致力于青岛人文出版的刘咏先生(现为出版社总编辑)找到我,让我写一本时尚的青岛,于是便有了2006年底出版的第一部《青岛蓝调》,跻身畅销书行列,又在接下来的十年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青岛蓝调》,写了一座城的民风,以及民风缔造的向善向美向真,向着命运的倔强,向着梦想的逼近——它们共同集成了北纬35°的人文脉络与市井约定。

青岛晚报一向对“能写的副刊编辑”爱护有加,正是因为这一份宽容,才使工作与创作、新闻和文学没有割裂,不但没有割裂,还相互提升,彼此补充。2015年以后,我所负责的版面开设了“人物故事”,关注大时代的小人物,传播生命正能量。采写中,我遇到了万千面孔,无不富有仪式感,仅仅以新闻来传播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字的敬畏。于是,我书写了99种不一样的活法,2018年出版《私聊》,而这些人物都是我在十数年的新闻采访中积累所得。

晚报编辑部是我热爱的能量场,当年轻的巨大的同事米荆玉山摇地动而来,我便知道,在这个地方,代代相传,文学从未停止,纸上的行走永远有温度。

新闻推荐

淡化锦标感 44个大项贴近民众

近年来,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追求全民健康成为大众共同的目标。本届体育大会期间,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少年,来自全市的万余...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