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瓦变红瓦 老楼换新颜 青岛市启动历史城区红瓦屋顶保护修缮 首期6处10栋屋顶年底前修复

青岛晚报 2019-12-07 06:25 大字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这座城市永恒的符号。不过,在老城区风格和色调高度统一的建筑群里,也夹杂着一些黑色的“补丁”。今年9月份以来,针对市民关注的历史风貌核心区部分红瓦屋顶破损严重问题,青岛市迅速启动红瓦保护修缮工作。目前,首期启动的6处10栋屋顶修复进展顺利,将于年底前修复完成。

现场拆除“补丁”拼装红色新瓦

6日,记者来到观海一路10号探访,这里有三栋老建筑围上了绿色的施工防护网,为了方便上下,施工方在墙体外侧搭建了一条斜向的阶梯。记者拾级而上,爬到屋顶,发现几名施工人员正系着安全带在屋顶进行修复作业。由于屋面坡度较大,施工人员只能跪在屋顶,原先那些黑色的“补丁”被他们一点点拆除,再把一片片六边形的红色新瓦按照顺序拼装粘贴在屋顶上。

“我们用的这些瓦都是按照拆下的样品,拿到一些生产老式红瓦的厂家定制的,瓦的样式、颜色都和原先保持一致,质量更优,能使用二三十年。”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张毅告诉记者,现在这样的厂家非常少,他们是到青岛周边区市才寻找到合适的厂家,厂家的产量非常有限,往往半个多月才能生产出一批。记者了解到,此次修复不仅仅是修复红瓦,施工方对屋顶基层、屋面结构也重新进行了检修加固,同时,新铺防水层、更换落水管、维修檐沟、修复屋面老虎窗。

进展4栋老楼修复施工完成

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此次修复红瓦屋顶的建筑物共6处10栋,包括观海一路10号1号楼、2号楼、3号楼,金口一路6号,金口一路8号1号楼、2号楼,龙口路34号,福山路24号,福山路24号甲,栖霞路5号戊。

“这些都是历史风貌核心区内损毁比较严重的建筑,亟待修复。”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工作人员宋福伟告诉记者,这些老建筑大多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的建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历史比较久远,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房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开裂等问题,部分住户及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维修,影响了城市风貌。此次维修坚持历史城区以红瓦、黄墙和石材本色为主的建筑整体色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仅要恢复其原有风貌,还要进行加固,以便房屋后续能够长期利用。

据介绍,目前金口一路6号,金口一路8号1号楼、2号楼,栖霞路5号戊这2处4栋的修复施工已经完成,确保年底前完工。记者来到金口一路探访发现,原先这里打“补丁”的几处老建筑都已修复完成,新铺设的红瓦在阳光下反射着油亮的光泽,风格和色调与周边建筑物融为一体,非常美观。

计划明年再修复60余栋

独具青岛特色的红瓦,深受青岛市民和游客的喜爱。然而,除了已经在修复中的10处,还有不少建筑物的屋顶亟待修复。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情况,红瓦保护修缮工作已经启动。“前期组织技术力量对八关山、观海山、信号山等13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奥帆基地周边,包括南京路以东、香港中路以南、台湾路以西的沿海区域,进行了普查。”宋福伟说,通过卫星图片分析、无人机航拍和实地勘查,发现疑似问题房屋1000余栋,正在制定解决方案。

正在修复的10栋是一期修复工程,明年二期工程将对普查中发现的位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且问题比较严重的60余栋房屋进行红瓦修复。剩余区域问题屋顶,将结合老城区内各类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工作逐一解决。

呼吁市民自觉爱护岛城建筑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红瓦修复工作成果,稳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各项工作。如,在技术标准和修缮规程上,目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已经组织编制《青岛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技术导则》《青岛近现代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导则》《青岛市历史风貌区域房屋屋面修缮指南》等技术性文件,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呼吁市民,自觉爱护红瓦,保护岛城老建筑,如有老建筑修缮问题,可先向所在社区及街道办事处提出,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妥善修缮,维护岛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特色。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

新闻推荐

中乙“国脚大户”期待更高“舞台” 中能荣获中乙联赛“国家贡献奖” 新赛季再踏“冲甲之旅”新帅锁定朱炯

出征仪式上豪言“直接晋级”,却在冲甲路上早早掉队,最终名列中乙联赛第14名,青岛中能的2019赛季,又是令人失望的一年。不过,既...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