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学木艺当“小鲁班”
早报12月5日讯 锯齿切割的吱嘎声,锤子敲击的嘭嘭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少儿国学院鲁班木作堂教室内回荡。上个周末,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区的30多名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验了木作木艺,感受传统文化技艺的魅力和风采。
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技艺魅力
锯子、凿子、锉刀、锤子、改锥……记者来到少儿国学院鲁班木作堂教室时,30多名仰口路社区的孩子们正操作着各种工具,照着志愿者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加工着面前的木块。志愿者老师刘军介绍,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块没有加工过的木块,经过孩子们的一番努力,要将木块变成一件木头鳄鱼玩具。整个过程包括开头的划线,后面的用锯子切割,用锉刀打磨,一直到最后完整拼装,都需要孩子们亲手操作工具去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两个小时,他和另外一名鲁班木作堂的志愿者老师,以及3名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只能提供指导,不能上手代替孩子完成。
“我对木艺特别感兴趣,还参加了学校的木艺研究社团,能够参加这次活动,亲手完成一件作品,特别激动。 ”市南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孙浩然说,他们身边缺少了一些能够让他们动手操作并自主完成的机会,木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我们刚开始看到孩子拿着锯子、锤子还有些担心,但看到孩子们能够亲手完成一件木艺作品,很为孩子骄傲。 ”家长们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孩子们很是欣慰。
培养孩子动手解决问题能力
“木艺不仅仅是木匠活,更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项载体,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传承木工手艺,也能传承我们中国的工匠精神。 ”刘军说,自己从小跟着老师傅从凿、刨、劈、锯、划线开始学习木工手艺,但现在没人建木房子了,木家具工厂化批量生产,人们大多购买现成品,自己一身的手艺已经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传承人了。刘军说,现在的孩子们缺乏动手能力,在家时可能收拾书包、整理衣橱都是父母代劳,社会应该创造更多机会,培养孩子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少儿国学院是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人文教育项目,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国学知识、体验传统文化的阵地。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习诗词书画,还能体验篆刻、活字印刷、古法造纸、线装书、传拓、扎染、木工木作等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研学活动,让孩子动手制作,完成研学任务。 ”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校外教育资源优势,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共享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近日,由青岛市妇女儿童中心主办、青岛少儿国学院承办的青岛市社区儿童传统文化项目体验活动正式启动,邀请各街道社区的儿童免费参加,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儿童和留守儿童优先参与。据了解,此项志愿服务活动是“周末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岛早报、中粮可口可乐联合举办。
(记者 黄飞 王建亮 摄影报道)
扫码关注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新闻推荐
想在家就能吃到地道正宗的羊肉,想为家人亲手烹制一桌纯正的草原全羊宴?今天起,来沂水路8号甲早报生活馆就能实现!继去年冬天...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