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民生新获得”

安徽日报 2019-11-19 06:33 大字

(上接1版)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沈建华说,随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限大大缩短,越来越多应季“限量版”化妆品在第一时间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一些以前只能通过出国采购的小众新奇品牌产品也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面子”上的选择日益丰富。

你的“耳朵”,听见开放“之声”

“终于等到了!”博鳌超级医院手术室外6名重度听觉障碍患者的家属们焦急又欣喜,对手术结果充满期待。

一位患者母亲表示,孩子6个月的时候就确诊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但国内的人工耳蜗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孩子一直在等最适合的新产品,本以为要出国才能手术,没想到博鳌先行区内已经引进了该产品。

今年10月,已经17个月大的小患者终于换上了新人工耳蜗。博鳌超级医院耳鼻咽喉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劲介绍,患者被植入的产品是来自美国的AB人工耳蜗。植入该种耳蜗,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无需移除磁铁,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同时,该产品“身材”小巧,不受生活场景的限制,不损伤内耳。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里,在新、老“国九条”特许政策的支持下,高水平专家团队“遇上”创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先行区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给国内外患者带来福音。

2013年,国家赋予先行区老“国九条”政策,允许美国、日本、欧盟已注册的药物,在国内未注册时,少量急需的可在先行区先用。今年9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此类药物不但可以在先行区使用,对某些慢性病人还允许带出去。

“此前国际最新药械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需要走临床试验加申请注册的程序。在先行区,不但特许先用,使用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还可作为真实世界数据,等同于临床试验数据,可作为申请在中国注册的依据。”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介绍,先行区内高水平的开放政策能极大缩短全球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极大地降低全球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使国际药企有更高积极性将全球最好的药物器械带到中国市场。

目前,先行区已有博鳌超级医院、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等9家医疗机构开业或试运营,共引进签约院士专家团队51个,先后创造了全国第一例特许进口蓝牙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等应用国际医疗新药品、新装备、新技术方面的“16个全国第一”。今年1至10月,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约4.2万人次,同比增长48.3%;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136.2%。

记者了解,先行区将在2025年实现技术、设备和药品国际三同步,在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同时还要成为医疗科技的创新平台。

同样的故事在更多的地方谱写。今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首家外资综合性医院——上海阿特蒙医院正式开院。除了引进外籍医生团队和肿瘤诊断“尖端武器”外,还将探索国际通行的单病种付费制度,让国内患者“足不出沪”体验国际化医疗服务。

你的“学海”,享受开放“无涯”

青岛太行山路小学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琅琅俄语声。这是普希金俄语学院的老师为该校4年级的孩子们上俄语语言交际课,几节课下来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俄语问候。

楼上,6年级8班的丁卓越同学正用俄语背诵高尔基的《海燕》,视频另一端,俄罗斯彼尔姆市第二中学的瓦西里正在给他纠正发音。

从最初的隔周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两次,“同步课堂”已成为该校与国外友好学校间的教学常态,成为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享受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从国外的老师给太行山路小学的孩子上俄语、英语课,到中国老师为中外孩子讲授“十二生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美食”等独具中国元素的文化,实现实时优质的教育资源跨国传播分享,视频两端的孩子们足不出户便能进行异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多元文化感知、理解能力。课堂上,不仅双方学生同上一堂课,双方校长还可以随时“见面”商定教育合作事项,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共同评课。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我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初心。”太行山路小学校长肖焕盛告诉记者,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国外的学生同步上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共享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同学们在交流中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异国文化,拓宽了国际视野。

记者了解,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国际课堂登临青岛,数十所学校先后与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的学校建立起友好合作;通过自贸区的“窗口”,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未来将辐射青岛,方便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国际优质教育。

新华社记者 周蕊 严钰景 李紫恒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新闻推荐

暖冬游 南半球走起

旅行可以让你在时光里穿行而过,在四季里流转,在同一时刻感受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当北半球迎来叶落和寒流,南半球却鲜花盛开...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