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覆盖,崂山百姓幸福这样来 2019年崂山区创新工作模式,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石老人沙滩上”已成为崂山文化新地标。李璐摄文/图半岛记者李晓哲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引领已经越来越成为崂山区各界的共识,以文化底蕴承托区域发展,把文化送到最基层的百姓中去,近年来崂山区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工作模式,提升社会参与度,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真正成为给百姓带来幸福感、获得感的利器。
单霁翔、杨丽萍、六小龄童、于海英、刘卓辉……今年在崂山这片热土上留下滚烫足迹的名家可真不少,17场讲座吸引万人参与到文化的聚会当中,在崂山深度打造的“崂山艺术讲堂”中,崂山居民在跟大家对话中感受时代的脉动。
2019年对于崂山来说可谓文化之花盛开,精彩文化活动纷呈,百姓参与热情空前。今年,崂山区文化馆组织举办群众文艺表演团队汇演等活动,为群众队伍搭建展示平台,传播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还全面推行公益文化进社区活动的“菜单式”服务模式,真正使每年的161场公益演出、280余期公益培训、648场公益电影贴近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
2019崂山区图书馆全年共投入经费共计300余万元。创新推出“书山阅”你选书我买单、“周末悦读课堂”、“国学讲堂进校园”等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的图书阅读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举办了38期,参与人数近1500人,有效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的知晓度。联合新华书店、如是等9家书店,组织举办“书香崂山暑期悦读”联合书展,吸引广大中小学生走进书店,走进悦读,营造了良好的全民阅读环境,成为“文化崂山”一张靓丽的名片。
文化工作的根本是服务百姓。今年崂山区创新便捷高效的文化供给方式,实现文化惠民全覆盖。该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路径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公益文化活动由以往的“政府定制菜单”转变为“群众自助选择”,实现文化惠民的转型升级。开通“文化惠民E点通”服务端,推出3折看演出、8元看电影在线抢票活动,注册人数已达3万余名,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截至目前,累计发出电影票、演出票8万余张,惠及市民20万人次。连续2年开展了文化消费惠民消费季活动,组织举办2019年崂山区国庆70年电影惠民季活动,在全市率先发放区级消费券,18家企业签约省级、市级平台,线上线下消费订单突破40000笔,用券近5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2000万元。
借助于互联网,崂山区还在全省首个为区内每一户家庭打造了一个专属的“数字图书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立体式”阅读。10万种正版电子图书、3万种有声读物、3000多种期刊等丰富的资源,使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庭数字图书馆”中找到适合的阅读资源。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利用无线或有线网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分享读书的乐趣,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硬件设施水平在今年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崂山区集聚了青岛大剧院、青岛博物馆、青岛雕塑园等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开放了总面积6.5万平方米的市民文化中心,涵盖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功能分区,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在全市率先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了图书借阅的“不打烊”。覆盖全区的总分馆体系有效运行,开设了14个图书馆分馆、15个文化馆分馆,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与文化培训走进社区。15个社区先后获省级示范农家书屋、书香之村、书香农家等表彰。
文化服务于民,是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源泉。今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统筹推进。区十二次党代会将“提升社会文化品质”作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的“六大品质”之一,全面擘画了未来五年文化建设蓝图。2016年,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总体目标和重点举措。先后出台了《崂山区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崂山区群众文艺表演团队扶持管理暂行办法》、《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认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健全了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开放、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发展、非遗项目传承等方面的扶持奖励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形成整体合力。下一步崂山也将借助高科技手段全面发力,提高群众对文化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记者张晓帆通讯员李春苑报道本报青岛讯对今年全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清零重建,没有考核依据的指标一律不列入对街...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