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部分险种评估利率调整

青岛晚报 2019-09-13 06:20 大字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下调部分险种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其“锁定”的保险产品主要是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记者发现,近期部分保险销售人员在微信朋友圈以“高收益产品即将停售”的名义“刷屏”营销。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下调对保险公司准备金提取有现实的影响,对现行销售产品基本没有影响。

微信朋友圈再掀“炒停潮”

《通知》明确了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普通型养老年金和10年期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两类产品的定价受宏观利率的影响比较大,在前期调研中,这两类产品也暴露出较多风险。如今,这两类产品的预定利率一旦超过3.5%,就不能再进行备案,而是需要进行审批,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核。事实上,在保险行业内通常把“评估利率上限”当作是“预定利率上限”。因此,随着《通知》的发布,近期一些保险营销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朋友圈等频繁发布保险公司“高收益产品即将停售”的消息,对消费者进行“焦虑营销”。

预定利率不等于收益率

部分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此番调整,对投保人的影响会有多大?记者了解到,《通知》中调整的两类险种,正是近年来部分人身险公司在“开门红”期间冲击保费规模的年金险等主力产品。岛城一名保险经纪人表示,目前,预定利率能达到4.025%的保险产品极少,而且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并不等于保单的收益率。保险公司并不是把收到的所有保费都拿去投资,而且投资收益要用于公司的运营费用、销售费用、保单管理费用以及公司自留利润,最终消费者能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往往要低于预定利率。很多产品预定利率很可能刚刚超过3%,有的甚至不到3%。

“在市场利率、行业投资收益率下行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及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会跟着下降,消费者获得的保险产品投资收益也会整体下降。”上述保险经纪人称,实际上,银保监会只是对新的年金险产品预定利率备案有所调整,对于已经上市的预定利率上限为4.025%的年金险产品并没有要求限期停售。需要注意的是,评估利率的下调是对市场利率下行的客观反映和主动引导,保险消费者应全面认识保险产品的收益率,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邱修海

新闻推荐

市容环境领域百日整治行动亮成绩单 清理整治占路经营3万处次

半岛记者王洪智通讯员王雅妮周欣报道本报9月12日讯9月12日,半岛记者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自7月底开展“市...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