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远洋渔船“捞”遍四大洋

青岛早报 2019-05-25 07:00 大字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 “青岛市蓝色粮仓建设情况的报告”,2018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8万吨,实现产值190亿元,全市渔业主要经济指标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岛城将深度挖掘青岛渔业产品特色与文化,助力打造区域品牌。

■现状

岛城在建海洋牧场区20处

2018年全市远洋渔业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产量、产值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50倍。通过推进远洋渔业开发合作,青岛市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实现四大洋全覆盖,金枪鱼、阿根廷鱿鱼、秋刀鱼等优质水产品走上市民餐桌。

截至目前,青岛市在建20处海洋牧场区,总面积8426公顷,共投放礁体304多万空方,其中10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约占全国1/9),17处被认定为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全市将休闲渔业作为重要渔业经济增长点,引导全市休闲渔业从渔家宴、渔家乐等传统的以食为主的方式向娱乐、休闲、养生、度假等并举方向发展,促进了渔区劳动力转移。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休闲海钓逐步成为岛城海上旅游产业“新名片”。

■计划

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海洋牧场既是“蓝色粮仓”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省的“十大工程”之一。全市将打造升级版海洋牧场示范区,建成5处以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市还将深入挖掘渔业文化和滨海旅游资源,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衔接,打造“吃、住、行、游、购、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综合体。力争到2022年,海洋牧场区发展到20处以上,修复海域面积1万公顷以上。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监测系统等达到省级以上水平。

发展深远海养殖新模式

探索开发利用深远海资源、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新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从近浅海走向深远海,着力培育“蓝色粮仓”新空间。岛城将探索建设国家离岸海水养殖试验区,打造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大网箱,配套陆上服务基地,争创国家级深远海开发试验区。

青岛将充分发挥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势,逐步将青岛打造成为深海渔业装备供应基地。力争到2022年,建设多功能大型养殖工船1艘以上,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2个以上,深水抗风浪网箱总数量达到600个以上,实现优质鱼年产量5000吨以上。

建设中国北方远洋渔业交易中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提升过洋性渔业,开发季节性远洋渔业,推进域外蓝色粮仓建设,拓展“蓝色粮仓”新空间。争取延续实施远洋渔业支持政策,成立行业联盟,完善远洋渔业产业链条;实施远洋渔船更新改造,鼓励购置带配额的公海渔船,并购整合捕捞船队。

支持建设马来西亚、加纳等海外远洋渔业基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秘鲁渔场,着力建设海外基地。力争到2022年,远洋渔船总数维持在160艘以上。加快推进中国北方(青岛)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辐射全国、联动海外的中国北方远洋渔业交易中心。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扩大青岛市养殖水产品的销售覆盖面。

建国家级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

充分利用青岛市驻青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加强水产原种保护和良种研发培育,做大做强虾蟹类、鱼类、海参、鲍鱼等优势主导品种,积极培育鲑鱼、石斑鱼等高端特色品种,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建设,将青岛市打造成水产良种研发基地和供应基地。

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生物遗传育种基地,力争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培育2处以上高端种质(三文鱼、三倍体牡蛎等)研发培育供应基地,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种质资源保障,全市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实施渔业品牌战略

推进实施渔业品牌战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蓝色粮仓”融合发展。全市将充分挖掘青岛区域特色产品,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在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山东省休闲海钓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发展休闲海钓等休闲渔业项目。

深度挖掘青岛渔业产品特色与文化,助力打造区域品牌,打造线上线下互动体验馆,对接高端资源,实现订单式销售。力争到2022年,打造10个以上区域公用渔业品牌。

[意见建议]

打好“海洋攻势”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审议了《青岛市蓝色粮仓创建情况的报告》后提出了初审意见并建议,青岛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推动蓝色粮仓建设“走出去”;打好“海洋攻势”,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拉动渔业经济“双招双引”;突出发展种苗产业,抢占蓝色粮仓建设制高点;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助推渔业三产融合;完善支持保障措施,促进蓝色粮仓可持续发展。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初审意见中提到,全市应构建渔业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应用服务平台,整合驻青海洋科研院所、高校和渔业企业的科研力量,打破渔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信息滞留和产学研脱节的局面,提升渔业科技资源软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逐步吸引优质高端渔业研发企业落户青岛,形成辐射全国的渔业科技研发和转化应用高地。与此同时,岛城应编制全市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依托滨海旅游资源和海洋牧场建设,拓展海洋渔业旅游市场,开发具有青岛特色的休闲垂钓、渔文化观光、海产品餐饮等渔业旅游产品,形成休闲渔业与滨海旅游业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要探索渔业“接二连”的有效模式,将蓝色粮仓建设与海洋渔业装备制造、餐饮服务业、海洋金融、科普观赏渔业等上下游产业关联起来,形成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于顺

新闻推荐

吃槐花正当时,勾起满满的儿时回忆 槐花配海参,你想不到的鲜香

帝一铭海参的李炳霞研制的海参槐花饺。1.将泡发好的海参切块,加入味极鲜、花椒酒,放入冰箱腌制12小时。2.肉馅中加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