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看汉能:李河君的判断,改写了清洁能源的未来

青岛晚报 2019-02-27 06:45 大字

春节过后,《流浪地球》热度未减。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的大作,在国内外广受好评。相比国外观众,《流浪地球》给中国观众带来更多代入感。绝大部分观众第一次在科幻电影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园:被冰封的北京、嵌入地壳的上海和未能谋面的杭州。

电影中,曾是北京最高大楼的中国尊,高度还不及旁边的高架公路,更难比巨型行星发动机。这座中国尊是“当年”北京最高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大楼顶部铺设着面积达900平方米的汉能Solibro组件。这一幕似乎是一个别有味道的隐喻:太阳能设备在这场逃离太阳的流浪之旅中随人类文明一同被冰雪封印。从这一角度看,在《流浪地球》的设定中,太阳能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流浪地球》背后的能源反思

荧幕中,随着地球逐渐远离太阳,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逐渐恶化。熟悉的地标建筑,震撼的视觉特效,让人们切身体会到太阳能量对于生活的影响。失去太阳能的地球,是《流浪地球》第一针催泪剂。

太阳尚未开始衰老的2019年,太阳能是人们看好的清洁能源。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光伏发电平均成本的下降使得同等投资额可装机量大为提升,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GW级增长。同时,中国产业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中投顾问也表示,201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8GW,预计201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将达到101GW,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18%,2023年将达到184GW。

在2018年并不算理想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实现逆周期成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倍。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曾表示,太阳作为一个巨大的能量源,仅一小时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就足够全人类使用一年。自2009年以来,汉能聚焦于薄膜太阳能产业,带动我国薄膜太阳能实现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并开创了移动能源的全新蓝海市场。

可以看出,在科幻作品“预言”的太阳末日到来之前,太阳能一直是人类重要的清洁能源必选项,人们对于太阳能正展开一往无前的探索。

人类的能源探索苦旅:万物发电将成现实

电影里的冰封世界,傲立的中国尊依然是北京地标。这座北京新地标的屋顶铺设了640块汉能Solibro组件,占用屋顶投影面积约为9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92.8kWp。2018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上,汉能中国尊薄膜太阳能屋顶项目荣获了年度优秀项目一等奖。

在完成中国尊项目之后,汉能收尾了华侨城项目,为4A办公楼安装发电幕墙,年发电量可达到21万度,减排效果相当于种下一万多棵树;年中,汉能助力同里湖嘉苑建造新型太阳能别墅,为业主实现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用空调的居住体验;7月,首批汉伞运至坦桑尼亚的教育机构,通过薄膜太阳能技术,为贫困儿童照明;9月,汉能的薄膜太阳能产品被应用于气象漂流观测仪上,以便于测试仪在恶劣海况下的长时间工作,填补了我国国产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器的空白;11月,汉能工程师与NASA科学家和供应商合作,让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于国际空间站的动力评估测试。12月,汉能为G-PARK科技公园定制薄膜太阳能发电道路,为公园供电。凭借薄膜太阳能轻、薄、柔、易安装、高转换率的特点,汉能已开创性地打造汉瓦、汉墙、汉路、汉纸、汉包、汉伞等一系列革新性产品。基于汉能的创新,人们将可以像叶绿素一样利用太阳能,能源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想象力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流浪地球》电影中,让人失去安全感的,是失去太阳能的地球。而在现实中,让人感到未来充满光明的,可能是一望无际的太阳能电池板。科幻是基于想象力的语言,人们试图预写遥远的时空。而现实中,想象力则将推动创新,人们将拥有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能力。

2002年,汉能开始修建总投资200多亿元的金安桥水电站,李河君推开了清洁能源的大门。那时,国人对太阳能的认知尚浅,国内鲜有对太阳能的讨论。后来,李河君透过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预判了新趋势的开始。2009年,李河君拿出100亿美元投身薄膜太阳能行业,带领汉能开始一次略显孤单的“流浪”。称之为“流浪”,是因为李河君的同行者极少,身边尽是嘲讽者。李河君的想象力,外人看不透。

曾有经济学家为创新下定义:“大部分人想不到也不认同,觉得完全不可能,这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汉能于2012至2014年间,先后收购了Solibro、MiaSolé、GlobalSolarEnergy、AltaDevices等四家拥有领先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海外公司,通过消化整合和自主创新,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技术,占领了薄膜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如今,汉能全球累计申请专利已超过10100件,2018年平均每天申请专利超30件,建立起薄膜太阳能行业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李河君判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就是光伏革命,而光伏革命的核心就是薄膜太阳能。”十年过去了,汉能的成功证明了他的判断。曾经的想象力成为了今天的创新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或许,现在的李河君回顾过往,便会发现十年前的汉能就像点燃木星的火种,点燃了清洁能源的未来。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正言

新闻推荐

看科技看未来论坛新金融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把握2019年金融业发展的脉搏,26日下午,由青岛早报主办的“新金融新动...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