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中国好声音”

青岛早报 2018-12-10 06:35 大字

1938年夏,旅居巴黎的中国作家林语堂酝酿用英文写一部反映当代中国社会风貌的长篇小说,从构思动笔到完成创作耗时仅一年,可谓一气呵成。该书原名《Moment in Peking》,转译为中文后取名《京华烟云》,也有译本直译《瞬息京华》。1939年小说英文版在美国首版,一时倾倒海外读者,短短半年即行销五万余册。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这部小说 “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至于这部“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为何用英文创作,这就要溯及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因。作为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的作家,林语堂先生有感于西方民众和社会舆论对中国的新奇陌生甚至误解和偏见,欲“介绍中国文化于西方社会”,而“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最得人心者莫过于小说”。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更可以成为搭建与读者心意相通的桥梁和纽带。作者想要诉诸的情感,传达的信念,表明的立场,都可以借由人物设定、情节推进娓娓道来,而不致有生硬造作之感。

林语堂先生最初是想翻译《红楼梦》来展示中国文化的包罗万象与博大精深,然而“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彼时日本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神州大地烽烟四起,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在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氛围中,远在法国的林语堂也责无旁贷地背负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这部时间跨度、人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仿照《红楼梦》的体例创作,但却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成为林语堂先生以作家身份拿出的“有效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风雨飘摇,人世离乱,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家族的兴衰与国家的荣辱休戚与共。小说的背景正是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讲起,横跨近四十年,并在其中插叙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三一八惨案”、抗战爆发等重要事件,全景式地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风貌。而北平曾氏、姚氏、牛氏三大家族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次第展开。

小说共分上中下三部,分别为《道家女儿》《庭院悲剧》和《秋季歌声》。上部从姚家十岁的女儿姚木兰在兵荒马乱中被义和团劫走讲起,以木兰嫁入京城官宦之家曾家,道家的女儿成为儒家的媳妇作为结束。中部展现的是姚家由盛转衰的过程,结局是姚老先生姚思安看到小儿子阿非长大成人,木兰和莫愁两个女儿婚姻美满,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于是削发改装,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下部《秋季歌声》可以看作整部小说的高潮部分: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木兰一家也走上西行的流亡之路。她感到自己虽然已经到了生命的秋季,但“在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并且她知道 “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群众,站在当中属于她的位置上”。

姚木兰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中心人物,不仅贯穿着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小说中的八十余个人物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木兰身上还寄托着作家对于一位中国女性的美好的理想和想象。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从父亲那儿继承了道家自由洒脱、乐观豁达的天性,却也能够在一个人口众多、礼教森严的官宦之家进退合宜,如鱼得水;她倾慕热血青年孔立夫,在对方遭难的时候不惜以身试险,舍命相救,但最终仍然出于报恩和践约的考虑嫁入曾家,为姚氏、曾氏两大家族完美融合做出努力;她向往田园牧歌的归隐生活,渴望不受拘束和管教的自由日子,但也明白“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能够安心侍奉公婆终老。在姚木兰的身上,儒和道不再冲突对立,而是仿佛太极的两卦,首尾相接,甚至互生转化,从而达到生命的和谐圆满。如果说曹雪芹在 《红楼梦》中以宝、黛、钗三个人物象征了“释、道、儒”三家学说,那么林语堂则在深受《红楼梦》创作影响的《京华烟云》中对儒和道的关系进行了带有林氏特色的思考和阐释。

四十年的山河岁月,姚氏、曾氏、牛氏的第一代逐渐老去,第二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家国剧变中各自演绎着或坚毅勇敢或踌躇懦弱,或高贵明理或卑鄙龌龊的人生角色。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日寇铁蹄下的北平已不再是木兰旧日熟悉的可以逍遥度日的古都,少女时代的闺蜜曼娘惨死日军之手,女儿阿满在学生请愿中遇难,而她一向避之唯恐不及的妯娌牛素云也在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之后为国殉难。惨痛的现实令木兰一步步走向清醒和坚定:她成为失去女儿,但仍然把爱子送往前线的母亲;成为果断坚决,于乱世之中维护丈夫清誉的妻子;成为洗尽铅华,自力更生,在与民众共同前行的道路上感悟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和国家力量的千百万普通中国人当中的一员。

作品中关于抗战的内容所占篇幅虽然不是很多,却浇注了作家最深的感情。“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从篇首的作者献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位去国怀乡的游子在祖国危难之际,那份饱含了热泪与期盼的家国情怀。

《京华烟云》可算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早期范例,是八十年前饮誉国际文坛的“中国好声音”。这部以英文写就的作品不仅在发表之初广受欢迎,而且余热不衰,四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华人作家在世界文坛争得了一席之地。

遗憾的是,林语堂先生生前没有见到满意的小说中译本,原因是有限的几个译本都缺少“京味”。郁达夫先生曾经翻译过几个章节,林语堂先生是满意的,可惜没有译全。目前市面上多见的是台湾大学张振玉教授翻译的版本,读来似乎总感觉有一些不顺畅的地方。

张瑜

(作者简介:张瑜,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 )

新闻推荐

高新区参加香港山东周

本报讯12月3日,青岛高新区赴港参加2018香港山东周活动。本次活动意在加强青岛高新区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交流,加大对香港地区...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