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归位才能给孩子“全营养”教育

老年生活报 2018-11-19 08:52 大字

[摘要]青岛二中举行“父爱伴儿好成长”家庭教育论坛

近日,青岛二中举行主题为“父爱伴儿好成长”的第三届家庭教育论坛。校长孙先亮表示,父亲给孩子成长提供的“营养”是不可替代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经常缺位,学校举办此次论坛,希望能给父亲一些启示,促使父亲与母亲一道,给孩子带去健康、均衡的“全营养”教育。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做了主旨演讲,用丰富的调查案例给在场的700多位男家长上了生动一课。

半数家庭父教缺失

孩子有烦恼向谁诉?父亲排在网友后

演讲一开始,孙云晓用几项调查阐述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父教的普遍性缺失。

孙晓云说,哈佛大学研究显示,人的成长离不开两个基本关系的建立,一个是亲密性,一个是独立性。对于亲密性的建立,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有着天然优势;而对于独立性的建立,父亲则有着特别优势。

特别的优势造就了特别的责任,孙云晓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分工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孩子在婴幼儿阶段,以母亲为主,母亲是天;孩子在小学阶段,父母责任各半;孩子在中学阶段,父亲影响逐渐加大;孩子上了高中,父亲的影响力更重,因为高中是孩子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准备期,父亲更能发挥作用。

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半数以上家庭存在父教缺失的问题。孙云晓说,曾有一项关于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其中有一项调查问及,如果遇到烦恼会向谁倾诉?调查结果显示,四国高中生都把母亲排列在了优先选择的几位倾诉对象中,其中美、日、韩三国高中生把母亲和父亲排在了前五位,而中国父亲在前五位则榜上无名,被孩子排在了网友之后。

好父亲从好榜样开始

中学生反映父母“毛病”多,70%说得到做不到

要想成为一名好父亲,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努力呢?孙云晓为男家长们开出了4个“妙方”。

好父亲首先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孙云晓说,一项面向四年级小学生和初二年级学生所做的对比调查发现,四年级小学生大部分会把父母当作榜样,但初二学生把父母当作榜样的比例急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孩子慢慢发现父母身上有很多 “毛病”,首先是说话不算话,70%的孩子都提到了这一点。“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烦恼——跟孩子讲了多少遍了,怎么孩子就是不听呢?其实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专家,他们能听懂父母语言背后的语言。父母做了什么,远比说了什么更重要。”他说。

真正的陪伴是“心”的陪伴。陪伴孩子并不是说天天守在他身边,而是要用心了解孩子,了解他需要什么,能在他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检验父亲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看三个要素就可以,一是认不认识孩子的班主任,二是知不知道孩子的任课老师都有谁,三是了不了解孩子有哪些好朋友。

好习惯是父亲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孙云晓说,到了中学阶段,孩子非常讨厌父母对自己管手管脚,因此父母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培养自我管理习惯,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写自我管理日记,写出每天最大的收获和反思、最大的教训和反思以及第二天的计划,坚持下来,习惯的力量会让孩子的生活发生神奇的变化。

好父亲要给孩子积极乐观的教育。孙云晓提到,在与孩子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父母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解释风格”。“消极解释”是把孩子的挫折和失败原因解释成永久的、人格上的、不可改变的,而“积极解释”是把孩子的挫折和失败原因解释成暂时的、偶然的、可以改变的,两种解释给孩子的人生成长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新闻推荐

品质是崂特啤酒的生命线

青岛崂特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慧: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