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专家探讨学科交叉融合下高性能计算发展新方向 2018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在青岛召开

大众日报 2018-10-25 01:01 大字

□王宁肖芳

10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CHINA2018)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年会以“HPC+一切皆可计算”为主题,秉承“超算驱动、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引领未来”的宗旨,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算(ABC)的协同创新,迎接当今产业发展新机遇。陈国良、陈左宁、郭华东、何国威、郭光灿、王恩东、吴立新等7位院士以及王英龙研究员、刘魁副总师、夏桂华教授、陈刚研究员、许进教授、DanStanzione、ProfessorWilliamTang、袁晓如教授、彭绍亮教授等百余位资深专家出席年会,分享高性能计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高性能计算发展新方向。此次会议与会嘉宾首次突破2000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他介绍了高性能计算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的典型操作——排序和选择,此阶段学术研究比较强;第二个阶段将学术研究搬上讲坛进入课堂,布局理论进行学科完善;第三个阶段受教育部委托,将高性能科学由深度向广度发展,高性能并行计算。他指出,高性能计算研究不仅要注重本学科建设,还应注重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同时关注并行计算的前沿学科——量子计算。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超级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技术高地方面,还是在提升科研能力、服务国家安全方面,超级计算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借助海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突破性技术,下一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E级超级计算机落户。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在致辞中提出,研究好海洋离不开超算这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大型超算建议以应用为先导,由需求做牵引,让超算发挥最大的作用并进入良性循环。面向未来发展思考时,应该充分重视智慧计算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的先锋作用,不断创新突破,促进智慧社会建设。

在随后的大会报告环节,吴立新院士作了《从智慧海洋走向智慧未来》的特邀主题报告。他表示,超算有利于提高海洋预测精度,为资源勘探、灾害预报、渔业开发、海上交通、气候预报、海洋安全等提供支撑,对打造智慧海洋至关重要。吴立新谈到,未来的智慧海洋,必是人类用之不竭的财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全力落实科技部助推的全球两极合作计划,运用超算实现对极地区域的准确模拟;积极建设“穿越地球时空”计划,打造地球系统模式,再现过去10万年地球系统的环境变化;建设全球最大的“两洋一海”定点观测系统,让“一带一路”国家共享中国超算的成果。他希望,汇集智慧海洋、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家庭、智慧交通等多个方面,建设智慧未来研究院,运用全球领先的超算,打造智慧未来示范区,为建设“智慧未来”提供条件支撑。

随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全球高性能与人工智能技术高级总监ScottTease、英特尔院士HPC战略总监MarkSeager、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田捷(董迪代)、NVIDIA公司高性能与新兴业务中国区总经理刘通等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围绕“从智慧海洋走向智慧未来”这一主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邀请了7位超算以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通过圆桌论坛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平台主任魏志强表示,海洋是发动机、海洋是生命线、海洋是聚宝盆、海洋是安全线,经略海洋离不开超级计算的支持。随后,7位专家学者围绕超算与透明海洋、智慧未来、深蓝大脑、互联网络、E级超算、海洋量子等七大超算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卓越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筑峰教授张绍晴表示,超算是透明海洋的基本平台,超级计算在“透明海洋”工程建设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绍晴详细介绍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穿越地球时空”计划,该计划用包含同位素模块较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统模式对过去25000年的全球同位素及气候演变进行“穿越地球时空25000年”的第一次超长期模拟实验,为我国超长期气候模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2020年建成的E级超算中心,将使我国超长期气候模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助力我国地球气候系统模拟到达国际领先地位。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张云泉就当前国产E级超算面临的挑战发表了观点。他表示,E级超算是一个里程碑,是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的制高点。当前研制E级超算主要面临三个挑战:一是需要研究如何减低功耗,实现绿色计算;二是必须增强元器件的可靠性,保障长期高效运转;三是需要提高可扩展能力,服务并行应用。

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副主任、教授袁晓如阐述了超算对支撑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依托于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而更强的人工智能也会促进计算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指出,超算互联网是一种专用、低延迟、高带宽利用率的信息高速网。通过优化存量计算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计算增量供给,逐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将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构建超算互联网络,共享超算资源,既能满足大科学、大工程的计算需求,又为建设“智慧海洋”和“智慧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湖南大学)副主任彭绍亮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科学家正在利用人工智能从事药物、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促使新的药物和新的医疗技术不断涌现,从传统医疗迈向精准医疗,从传统用药迈向精准用药,促进智慧医疗取得更大突破。

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何万青指出,我国在云计算方面就要自己实现突破,应将超算平台做大做强,保持数据的原创性和共享性,建立良好的软件生态,服务于各领域科研目标,还应基于云服务,实现全球计算能力互联互通,实现面向大众的普惠超算。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顾永健谈到,近几年量子信息发展迅速,但目前主要工作仍处于技术储备阶段。他表示,根据海洋的需求,结合量子原理,丰富“海洋量子”的内容和内涵,在未来海洋信息获取与传输方面,量子传感将应用于海洋探测,补充现有的基于声光电磁的传统探测手段。

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分享了各领域高性能计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促进信息化与海洋科研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计算科学与领域科学共同进步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深入讨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平台主任魏志强在会议总结中强调,今天的超算已经成为海洋药物、海上贸易、气象研究、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支撑,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构建了全球首个百G超大带宽、五百公里以上超远距离、毫秒级超低延时的专用超算互联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131P全球海洋领域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将继续为海洋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年会的举办,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展示、人才交流及洽谈合作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和更多的机会,将助力我国超算在自主可控、产业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勇攀高峰。大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腾讯视频进行了网络直播。

超算圆桌论坛

年会现场

吴立新院士作大会主题报告

新闻推荐

新式家访 重在“走心”

近日,岛城众多学校的老师,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而是走街串巷,来到学生家中家访。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成...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