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孔方兄14年建起一座博物馆
只要有空,李海林就会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收藏的古钱币。▲李海林和他的古钱博物馆。A13~A14
文/半岛记者王丽平图/半岛记者孟达
“这是先秦时期的贝币,也是博物馆里年代最久远的一枚古钱币。”近日,在位于市北区纺织谷的青岛行用古钱博物馆内,馆长李海林向记者介绍着古钱币的历史。自嘲“入坑”14年的李海林,至今已收藏近万枚古钱币,并自建了古钱币博物馆。他说,古钱币上的钱文体现着那个时代的艺术水平,研究钱币就是研读历史。他要用这上万枚古钱币带领参观者跨越千年历史长河,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魅力。
“太平天国时期的钱币上,国字里不是‘玉’字,而是‘王’字。取意‘王在其中’。”在青岛行用古钱博物馆内“历史站牌”展区,李海林向参观者介绍着展厅内古钱币的背后的历史。他说每一枚钱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一串钱币则能讲述一段波诡云谲的浩瀚历史。
据李海林介绍,“历史站牌”展区是把先秦到近代之间的各个时期的行用钱做了点线排列,按朝代列表,设立不同展示牌,这些展示牌宛如历史长河的一个个站牌,参观者在哪一站驻足,就可以感受那个时代的古韵风情。李海林说展区内共有14个“站牌”,每个“站牌”上都镶嵌着那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古钱币,共有上百枚古钱币,各个“站牌”串联起来讲述了两千多年中国钱币发展史,参观者能轻松地把握历史脉络,并从中增强历史知识。
“‘历史站牌’展区只是青岛行用古钱博物馆内众多展区中的一个。”李海林介绍,博物馆今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分为陈列区、交流区、拓片区等多个展区,共收藏古钱币3000余枚,从起源于夏末之际的贝币到清末最后的方孔铜钱,展品脉络清晰,从未中断,就像一部环环相扣的中国古代通史。
李海林说,这3000枚古钱币只是他众多钱币藏品中的一部分,自2004年开始收藏至今,他共收藏了超过1万枚古钱币。
/收藏故事/
先秦贝币
先秦刀币
北齐“常平五铢”钱
北宋“政和通宝”铁钱
“入坑”只因一个古钱箱
拥有如此众多藏品的古钱币达人,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位年逾半百的老人,但李海林今年只有40岁。对历史分外精通的他,也非历史专业出身。李海林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毕业后并未继续从事法律工作,而是做起了纺织生意。略带传奇色彩的经历,也让他的古钱币收藏带有些许传奇的意味。
李海林的古钱币收藏起源于一个古钱箱。李海林是潍坊人,小时候他的姥爷家有一个200多年历史的木质钱箱,里边装了各式各样很多铜钱。由于失去了流通价值,大人们都不把这些铜钱当回事,但李海林却把他们当了宝贝。“刚开始我们经常用铜钱做鸡毛毽子”。随着年龄增长,李海林慢慢发现铜钱上印的文字都不太一样,而且都很漂亮,铜钱对他来说已不再是玩具,反而变成了学习的工具,他经常照着铜钱上的文字写写画画。
发现外孙对铜钱感兴趣后,李海林的姥爷索性将钱箱送给了李海林,从那时起,他就有了收藏印有不同文字铜钱的念头,“小时候就想,如果我能把这个钱箱填满该多好。”
“真正对古钱币收藏一发不可收拾还是从工作之后。”李海林说,2004年工作后,他有了固定收入,他重拾对古钱币的收藏,每个月总会挤出几百块钱用来买古钱,而逛古玩市场也成了他每次出差的必备之选。
随着研究的深入,李海林逐渐不满足于收藏的数量了,慢慢地,他更看重收藏的质量,开始收集同一朝代不同版别的古钱币。“这个是会让人上瘾的,如果我手里有一套中的某几个古钱,心里总想找到剩余几个,凑齐一套。”李海林说,每每出差,他都会到古玩城,寻找古钱币。他打了个比方,“比如清朝的康熙通宝,不但有中央的宝泉局、宝源局,也有地方铸造的二十局康熙通宝,还有康熙罗汉钱、康熙通宝开炉钱和康熙钱文诗大花钱。”收藏其中一个可能并不困难,但如果要集齐全部的这些,可是得费一番功夫了。
目前,李海林已收藏有20余套古钱币,有宋朝、唐朝、先秦等,前后跨度千年。在众多套系收藏中,有一套他前后收集了10年时间。“那就是这套清朝的顺治‘一厘’式,这套钱币一共有17个版别。其中一版叫‘同一厘’,现存数量非常少,很难弄到手。”几年前,李海林曾在网上看到山西有个卖家要卖“同一厘”,得知消息后他连夜坐火车去了山西,结果到了人家家门口,卖家却反悔了。那一次,他与梦寐以求的“同一厘”失之交臂。
此后,他仍四处问询,广发帖子求这枚古钱。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在山东德州一个藏友的帮助下,李海林几经周折花6000元买了一枚。从开始寻找,到找到“同一厘”,李海林用了3年时间。有了“同一厘”,他才算是把17个版别的顺治“一厘”式给集齐了。
古币展现辉煌历史文化
文学史家郑振铎曾在其《保存古物刍议》中曾说过:“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特征,最好的表现,便在各时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古文书上。与其他文物相比较,古钱币是最具民族文化特点和历史时代特征的文物。小小一枚古币,其蕴藏着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被誉为“毫厘小器,乾坤乃大”。
李海林说,钱文所体现的艺术价值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艺术高峰,研究钱币就是研读历史。以宋代古钱币为例,钱文书法艺术创作最发达的是两宋,可以说宋钱构建了一座书法博物馆。
李海林说,宋代许多品种的钱文是由皇帝所书,创造了由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御书体”。宋太宗赵光义自题钱文“淳化元宝”,宋真宗的真书字特精妙(后人将楷书又称作真书),宋徽宗独创瘦金体铁画银钩书写“崇宁元宝”“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宣和元宝”“宣和重宝”,在北宋钱币中形成了一道“形”“势”兼到的景观,其笔力足见神功,在我国书法艺术上自成一体,增添了宋钱的美感。李海林介绍,宋代还有一批著名书法家介入钱文书写,“因难见巧”,创造了多种钱文,在书法上创新了一种“宋体字”,以端庄大方替代了以前千变万化的书体,这种风格独特的钱币书法,给后世的影响较大,也是“仿宋体”钱文书法及宋帖“仿宋体”的发端。
“以钱币为载体,通过深度挖掘其内涵,启发并激发参观者对历史知识、书法艺术、材科学、民俗风情、艺术设计等拓展性文化活动的兴趣。”李海林说,他要通过古钱币展示我国古代书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如从大篆、小篆到隶书、行书、楷书等,让参观者如同近距离感受字体演变的过程,从而带领参观者跨越千年历史长河,感受博大精深的古文化魅力。
新闻推荐
早报体育专讯昨日,海尔·2018青岛马拉松组委会发布赛事领物启事,领物时间为10月25日至27日,共3天。其中10月25日至26日领物...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