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重点任务推动先进制造业
[摘要]【任务】
围绕“五个一批”目标,青岛市明确了加快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大力突破制约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六大重点任务。
加快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在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创建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产业化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新优势。
鼓励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企业化模式运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已经设立专职研发机构的企业创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
积极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重点领域,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积极发展具有较完善的运行管理模式、较强的资源组织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拓展和完善青岛市制造业创新体系。
大力突破制约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着力指导企业加强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和工艺、重大装备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结合“一业一策”行动计划,定期发布《青岛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指南》,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科技攻关。
积极增强企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坚持工业设计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支持开展工业设计创新攻关。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现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聚焦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开展研究,建立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互联网业态模式创新,加快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等项目,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构建设计、生产与供应链资源有效组织的协同制造体系,开展用户个性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精准对接的规模化定制。
提升企业质量品牌建设能力,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立健全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提高企业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与修订,支持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
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发挥大企业集团的产业龙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融入创新链。
引导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集聚
青岛市推进企业创新国际化,支持企业抓住 “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机遇,与境外技术先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或海外研发基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青岛市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推动境外企业与青岛市企业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推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
青岛市鼓励企业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加强与军队院校、研究机构合作,进一步推进民品开发和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军地共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仪器共享平台等,鼓励民口企业、科研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采购范围。
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青岛市面向行业技术创新需求,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示范性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专业领域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质量品牌等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网络化协同水平。
本版撰稿 记者 衣涛 见习记者刘惠婷 实习生 鲁燕 张珊珊
新闻推荐
▲青岛康有为故居□戴永夏康有为曾因主张变法而名噪一时。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社会动荡、流亡国外十六年以后...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